文档介绍: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知识培训心得体会【3篇】
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珍贵,失去了就没有其次次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直接威逼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震减灾意识,力争把灾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右,而从翻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殊是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困难,假如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消耗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行待,用手砸破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假如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楼顶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所以,地震时不要跳楼跳窗,假如遇到剧烈破坏性的地震,肯定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而应保持冷静就地避震。
地震时,临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床下、教室内的课桌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临时躲避,由于这些地方房体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
同时,最好找一个枕头、沙发垫、书、书包等物品垫在头顶,进展自我爱护。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肯定要留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四周等。历史阅历说明: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削减到最低限度。
2、地震发生时,保持糊涂的头脑和冷静态度,才有可能运用平常学到的地震学问推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远震常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震惊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由于这种状况震害都比拟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逼。
3、若被埋自救与互救
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糊涂,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当坚决获救的信念,妥当爱护好自己,乐观实施自救。
自救原则包括: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开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损害。
——尽量活动手、脚,去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用四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开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相互鼓舞,共同打算,团结协作,必要时实行脱险行动。
——查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阔的地方移动。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约气力。如能找到食品和水,要打算着节省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四周非常宁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原则: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特地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展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简单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假如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气;找寻被压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