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千年崖墓:为何全都被盗?.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年崖墓:为何全都被盗?.doc

上传人:雪雁 2022/7/2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年崖墓:为何全都被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年崖墓:为何全都被盗?
毛晓雯 村民中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梁家山上有得道的仙人!别以为这只是村民们无中生有的迷信,这传说还真是有迹可循:在梁家山东面山麓,丛林深处错落有致地分布着7个洞穴,洞穴看上去已有些年代,长满杂草、野千年崖墓:为何全都被盗?
毛晓雯 村民中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梁家山上有得道的仙人!别以为这只是村民们无中生有的迷信,这传说还真是有迹可循:在梁家山东面山麓,丛林深处错落有致地分布着7个洞穴,洞穴看上去已有些年代,长满杂草、野花、苔藓,显得幽深而神秘。起初没有人留意这些洞,直到发现这样两个情况――第一,平时阳光根本照不进洞穴,但到每年夏至时分,阳光却能直射进洞穴中;第二,洞穴中能挖出一些陶制的人物或家畜塑像。洞穴的“奇异”之处让村民们普遍认为,这定不是寻常山洞,而是隐士们修道炼丹、羽化登仙之地。因此,这些洞穴在当地又被称为“仙人洞”。而除了梁家山,重庆各地还散落着许多类似的“仙人洞”。只是有的地方又将这种洞穴称之为“蛮子洞”,认为是多年前少数民族的居所。但不管叫什么名称,这些洞穴在当地老百姓心中都是神秘的象征。
“仙人洞”、“蛮子洞”常常能挖出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重庆市文物局的重视,市文物局立刻采取了行动。经过艰辛的考古调查,终于发现,这些洞穴既不是修道炼丹的“仙人洞”,也不是少数民族过小日子的“蛮子洞”,而是1000多年前的古墓群。准确地说来,它们就是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崖墓。

汉代流行厚葬,汉墓十室九空

“崖墓大概是最容易被找到的古墓,不需要专业考古技能,留心观察就能找到。”林必忠如是开场,引得记者大感兴趣:“崖墓在重庆各地都有,有山崖,就可能有崖墓。崖墓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办法说来简单,就是先在山崖上选好位置,向下切开岩石,再往岩石内部挖出一个近似方形的墓室。因此,墓门都是暴露在山头上的,极易被发现。”听闻此言,记者心头大动,不禁想策划一次古墓冒险之旅,林必忠笑评:“冒险倒是不错,但如果想寻宝,你恐怕要抱憾而归了。崖墓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被盗过的,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墓室。我参与考古工作二十余年,也算是‘阅尽古墓’了,但是,在重庆地区我就没有找到一座未被盗的崖墓。”
为什么崖墓有如此惊人的被盗率呢?林必忠告诉记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来崖墓墓门暴露在外,容易被发现;二来汉代讲究厚葬的风俗导致了汉墓的疯狂被盗,在全国范围内,汉墓都是“十室九空”的情况,处于东汉时期的崖墓自然也不例外。
有汉一代极重孝道,而“举孝廉”制度更是将“孝”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百善孝为先”的风气被推向了顶点。厚葬父母,就是孝最重要的表现,因此汉代流行厚葬。“汉代以后市面上流通的黄金变得很少,专家们分析,黄金都到哪里去了呢?其实就是因为汉代厚葬的风俗,大量的黄金都被当作随葬品埋入了墓中。而厚葬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盗墓从汉代开始疯狂地发展起来了。”讲到这里,林必忠还补充了一段趣闻:“东汉末年,黄巾之乱,曹操聚集了他的一批家兵,专设摸金校尉,去盗取墓中的珍宝。这个盗墓行动帮曹操解决了两三年部队的花费,你可以想见,当时墓中的随葬品是多么豪奢。”
重庆地区崖墓的主人,虽多是寻常人家,但在举国上下一片厚葬之风的影响下,里面的珍宝想来也应有些分量。林必忠讲,重庆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