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广西合浦发展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149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西合浦发展问题.doc

上传人:apanghuang29 2017/7/9 文件大小:1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西合浦发展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西合浦采石场将海岸挖出巨坑红树林被掩埋
2015年04月25日02:39 新京报
105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4月17日,白沙镇与公馆镇接壤的一带,一个个数十亩大的矿坑侵蚀大地。
4月18日,公馆镇街头,粉尘覆盖着路面,镇上树木的叶子上落了厚厚的粉尘,居民表示,多年来一直如此。
白沙镇石子坝村曹先生告诉记者,2012年,一次爆破后,他养螃蟹的池子出现一个大洞,2万苗螃蟹几乎全部逃走,损失10多万元。
1月23日,独山村靠近碎石场的农作物被厚厚的粉尘包裹,枯竭死亡。
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广西北海市合浦县,过去其沿海风景优美,虾池绵延,水产丰富,沿海生长着占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
十年前,合浦县公馆镇、白沙镇等地沿着海岸线的滩涂、虾池、坡地、田地,一个个多是以私营为主的石场出现,从最初的零星开采,发展到大规模开采,沿着海岸线遍布巨坑,同时围堰开采,沿滩涂用废矿填海,毁坏着大量红树林,如今,曾经美丽如画的县城,满目疮痍,粉尘肆虐,居民苦不堪言。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摄影报道
海岸线现“天坑”
2015年4月中旬,记者使用航拍器,俯瞰白沙镇、公馆镇、闸口镇海岸线。可以看见在一片片绿色大地上,或一片片虾池中,一个个深灰色的巨坑如疮疤沿着海岸线铺开。
这些巨坑是已废弃的或正在开采的石场。与周边虾池大小对比估算,这些巨坑的面积小的有20亩,大的接近100亩,深度10到40多米不等。记者两天实地调查,仅白沙镇和公馆镇部分区域的巨坑至少20个,保守估计面积超过4000亩。
据合浦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仅公馆镇和白沙镇就有19个石场,与石场匹配的,建有多个碎石场。
合浦县国土资源局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正在开采的矿坑未开采之前土地性质是荒坡地、废弃虾池,部分是历史民采坑,均依法办理了采矿许可证。
这个说法被当地村干部和村民质疑,他们表示,很多矿场以前是布有密林或农作物的坡地;所谓废弃的虾池,是因采矿爆破造成一些虾池渗漏,无法养虾形成的;另外,一些矿场是围堰滩涂,以毁掉大量红树林为代价换来的。
记者向合浦县国土资源局提出查询19家矿场采矿许可证办理的登记时间和采矿范围,没有得到回复。
记者在5份盖有合浦县国土资源局公章的处罚通知中看到,2014年白沙镇独山村泰盛石场和大海塘石场曾收到处罚通知,是对两石场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越界开采,以及没有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手续擅自开采的处罚通知,其中对大海塘石场在10个月内连发4个处罚通知。
依据《矿产资源法》规定,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当地村委会干部告诉记者,对于村民反映为何连续下发多个处罚通知,企业不依法整改,合浦县国土资源局的回复是“没有执法能力”。
合浦县国土资源局向记者表示,各矿山都按要求编写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缴纳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矿山开采完后按方案要求做好环境恢复整治,恢复成水面。记者提出了解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具体使用情况,没有得到回应。
噪音和粉尘下的家园
大量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