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风湿性心脏病 (2)
第1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本病为我国常见的心脏出现细湿罗音等心衰体征
3. 部分有心包摩擦音,可同时伴有胸膜摩擦音
4. 关节红,肿胀,活动受限
5. 少数患者在躯干和四肢内侧皮肤可见淡红色环形红斑,中央苍白
第18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二尖瓣狭窄体征
(一)视诊 二尖瓣面容,即两颧部及口唇轻度紫绀,该部位小血管较多,缺氧时小血管扩张所致。心前区隆起见于久病儿童患者
(二)触诊 心尖区可有舒张期细震颤。
(三)叩诊 心界于胸骨左缘第Ⅲ肋间(心腰部)向左扩大。
(四)听诊 ①心尖部拍击性第一心音亢进。②舒张早期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在胸骨左缘第Ⅲ-Ⅳ肋间心尖区内上方最清楚。
第19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二尖瓣狭窄体征
(四)听诊 ③心尖部可有舒张中、晚期隆隆性杂音,并有收缩期前加强,在左侧卧位或活动后听诊较明显,为最有特征性的体征。④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与分裂,因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射血时间延长所致。随着肺动脉高压的进展,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收缩期喷射音。
第20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实验室及检查
一、X线 轻度狭窄者心影可正常。中度以上狭窄者,可见:
①左心房增大,肺动脉干突出。
②右心室增大,与左心房增大呈双重影。
③左前斜位可见食道后移有左心房压迹。
④慢性肺静脉高压及肺淤血时,血管影明显,血流重新分布,肺上部血管影较下部多。
第21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实验室及检查
二、心电图 窦性心律时,由于左房增大,P波增宽有切迹。肺动脉高压时有右心室肥厚,晚期常有心房颤动。
第22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实验室及检查
三、超声心动图
①M型、二尖瓣狭窄时,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在舒张期双峰消失,在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时,形成E峰,下隆速度减慢,二尖瓣呈持续开放,EA间的F点消失,形成城墙样改变,二尖瓣后叶在舒张期向前活动,与前叶同向运动,以舒张期前后叶最大距离(EA-EP)可以估计二尖瓣的口径。
第23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实验室及检查
三、超声心动图
②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直接观察,二尖瓣活动度,瓣口狭窄程度,瓣膜增厚情况,左心房右心室腔的大小及以心壁厚度,并可直接检查左心房有无血栓存在。
③多普勒超声:在狭窄的二尖瓣口下有舒张期流频谱。
第24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实验室及检查
四、心导管检查 右心导管检查可计算二尖瓣口面积,肺血管阻力及肺毛细血管嵌一顿压。
第25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诊断及鉴别诊断
通过典型体征,X一线和心电图,多可作出诊断,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判断病变类型和程度。也需注意和其它有舒张中晚期隆隆性杂音的疾病鉴别。
一、功能性二尖瓣狭窄
二、左心房粘液瘤
三、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较少见,二尖瓣呈降落伞样畸形,亦可位于腱索及乳头肌平面多在幼儿期出现,常早期死亡。
第26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并发症
一、心力衰竭 为风心病死亡的主要因素,本病较早期易并发肺水肿,晚期则并发右心衰竭。
二、心房颤动 约有半数的二尖瓣狭窄病人发生。
三、动脉栓塞 多见于二尖瓣狭窄的晚期,约20%-25%有长期心衰及持续房颤的患者,左心房有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可引起动脉血栓,常见周围动脉栓塞及肾栓塞,来自右心房或周围静脉栓子可引起肺栓塞。
第27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体征
三、动脉栓塞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心尖部可触及抬举性冲动,心浊音界向左下移位。心尖部有3级及以上全收缩期杂音,向左下及背部传导,可伴有收缩期细震颤,心尖部第一心音正常或减弱,少数病例有第三心音及短促的舒张期杂音,此杂音由于舒张期左心房血流快速通过二尖瓣口进入左心室产生。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及分裂。
第28页,讲稿共61张,创作于星期三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实验室及检查
一、X-线 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以后可有肺动脉干凸出,肺血管影增多,右前斜位可见食道因左心房增大向右向后移位。
二、心电图 左心室肥大,电轴左偏,P波双峰及增宽。
三、超声心动图 ①M型:仍呈双峰,但EF下降较快,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