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电镀废水处理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69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镀废水处理论文.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5 2022/7/28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镀废水处理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步沉淀、混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Cr6+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
7
1
前言
据了解,我国的电镀工厂大约有一万多家,(VI)废水是电镀行业的主要废水来源之一种以上的有害成分,如含铬电镀废水中既有铬又有铜此外,一般镀液中常含有机添加剂。
电镀废水多有毒,危害较大。如六价铬可引起肺癌、肠胃道疾病和贫血,并会在骨、脾和肝脏内蓄积。因此,电镀废水必须严格控制,妥善处理。六价铬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极毒物,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但这些是六价铬的特性,铬金属、三价或四价铬并不具有这些毒性。
六价铬是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它可通过消化、呼吸道、皮肤及粘膜侵入人体。有报道,通过呼吸空气中含有不同浓度的铬酸酐时有不同程度的沙哑、鼻粘膜萎缩,严重时还可使鼻中隔穿孔和支气管扩张等。经消化道侵入时可引起呕吐、腹疼。经皮肤侵入时会产生皮炎和湿疹。危害最大的是长期或短期接触或吸入时有致癌危险。
过量的(超过lOppm)六价铬对水生物有致死作用。实验显示受污染饮用水中的六价铬可致癌。六价铬化合物常用于电镀、制革等动物喝下含有六价铬的水后,六价铬会被体内许多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吸收。
分步沉淀、混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Cr6+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3
1
含铬电镀废水处理现状
含铬电镀废水处理概况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电镀厂点都有镀铬生产,而且其它镀种的镀前、镀后处理还需要使用铬盐。电镀工业中含铬废水数量之大,可以预见。因此,电镀含铬废水治理技术已引起人们极大之关注。我国对含铬废水的处理也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
60年代,国内曾有少数电镀厂用硫酸亚铁——石灰法处理镀铬废水,该方法虽然能消除Cr6+的污染,但污泥量大而又没有出路,只好弃用。其后的BaCrO4沉淀法,又因收集困难,不能回用,且所用钡盐会引起二次污染,而没有推广铁氧体法及铬黄法,因制得产品化学成份难以稳定,产品制造过程复杂、产量太小和没有销路,应用这两种技术的厂不多。
70年代初期,有人使用了活性炭吸附、电解还原等方法处理含铬废水。但是电解法产生含Fe、Cr的污泥,且有设备易受严重腐蚀、耗电量多、处理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即使已经投产的工厂也只得放弃不用。随后,有报导介绍以水合肼在镀铬后设槽直接还原的方法,以为还原后即可排放,但实际上,对三价铬及水合肼还需要处理,加上对水合肼降解规律的认识不够,以致使用不久即便停用。活性炭吸附法或以活性洗涤剂脱附的方法,均曾在行业内进行模拟试验,也因吸收效果不佳和脱附后的收集问题,没能推广。至于槽边电解回收法虽有回收意义,但实效不大而且耗电量大,也不理想。
年,我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有关部门参照了国外环保部门的一些法令,制订并颁布了试行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促使电镀界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技术的认真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当时虽然知道发达国家以采用传统的化学法为治理含铬废水的主要手段,但鉴于我国60年代的治理经验,即电镀污泥难于妥善处理,加上认为传统的化学法一般都不能回收资源,因此国内一些科研机构都极力探讨新方法,尤其着重研究既能回收化工原料又能使水循环利用的闭路循环治理技术。
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镀铬废水方法研究成功,1976年后在工业上大量推广应用。70年代末期研究成功钛质薄膜蒸发器,用以浓缩回收镀铬等电镀废液。80年代初,又发展了形形式式的逆流漂洗技术。此后,一些设计部门便为工厂设计了不少“逆流漂洗——蒸发浓缩——离子交换”组合治理技术的设备。有几家工厂还将洗脱液送镀槽回用,同时处理后的水可循环利用。当时被认为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一大突破,一下子压倒了传统的化学法和当时在中
分步沉淀、混凝法处理电镀废水中Cr6+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5
1
国比较盛行的电解还原法。据不完全统计,在1976年〜1981年,仅上海市就有100多家工厂采用了这种方法。
离子交换法1974年研究成功,1976年便开始大量推广应用,前后仅两年时间,显然来自生产单位的实践经验不多。经过几年的实践后,离子交换法暴露了不少弱点,例如投资大,需要一次性投资5〜10万元,操作管理要求严格等。最大的问题是回收的铬酸中含过多的CI-及,大多数工厂都难以直接送电镀槽回用。即使以电解法清除CI-,用钡盐法沉淀除去,仍然不能直接回用。后来也曾在行业中推广过如下的方法即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以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回收液中Cr3+、Fe3+等阳离子,加上膜蒸发器浓缩,电解脱氯,BaCO3沉淀,期望直接回用与零排放一起实现。但这一方法,经同行业大面积实践,证实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