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doc

上传人:tiros009 2022/7/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冯 芳 提要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进行归纳,提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治。有关上市公司独立性、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以及关联方交易状况等方面的数据表明,控股股东存在滥用关联方交易的倾向与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第二,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会计监督不力。首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应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从而履行职能,而内部各部门只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故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其次,企业外部虽有许多监督机构,但各自为完成自身任务,各有取合,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往往就是一年一次的工商年检,而财政部门平时与企业几乎无联系,税务仅监督企业是否如实纳税等,都没有对企业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企业外部未能形成一个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整体监督的体系。最后,从社会监督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独立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受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客观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会计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一些中介机构出于商业的目的,给企业虚假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如 “银广厦事件”就涉及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就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
第三,企业的管理问题。1、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有的企业过分强调自主权,领导个人说了算,财务工作往往凭长官意志办事;有些企业领导挥霍浪费、***腐化,把企业搞得千疮百孔,为了继续把企业当成摇钱树、挡箭牌,就刻意粉饰、混淆视听,在会计资料、数据上做手脚。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基础管理松弛,内部监督制度不严,容易形成会计工作滞后、会计秩序的混乱、违法乱纪的横行,容易与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3、为了骗取资金。很多企业客观上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资金紧张,社会负担过重,主观上又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不能开拓经营,不善于内部管理,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发生亏损。为了向银行贷款和向社会发行股票、债券,就不顾后果,进行虚假记载,掩人耳目。
第四,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会难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还不是很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会计知识的不断更新,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法规、会计准则还不是很熟悉,对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以致对某些经济活动特别是复杂的经济活动缺乏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力,由此造成会计信息的扭曲;另一方面一些会计人员为讨好企业负责人以获得职务的升迁、奖励等方面的好处,违背国家的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按其授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或营私舞弊,侵吞国家资产,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第一,改进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优化”会计信息生存的土壤,为会计信息的良性循环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具体的措施有:(1)为了防止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控制导致的中小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