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教育公平视阈下的教育均衡发展.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公平视阈下的教育均衡发展.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7/28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公平视阈下的教育均衡发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育公平视阈下的教育均衡发展
秦洁 【摘 要】实现教育公平是人们的理想追求与美好愿望。要实现教育公平,其前提和 基础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 从教育观念、资源配置、政策导向等方面着力解决,才能促资 源严重流失,加剧地区间教育的不平衡,进而引发社会问题。教育发展水平各地因 特殊的社会历史进程和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而不会完全相同。 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体现出各地教育水平的差别。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找到问题与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因此,明确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尤为必要。
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实行差别政策,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教 育项目的拟定以及教育经费的投入,到地方教育法规的出台、教育优惠措施的实施, 都将城市教育发展摆到重要地位。以2002年全社会的教育投资为例,当年教育投 资是5 800亿元,其中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拥有77%的教育投资,而占总人 口60%多的农村却只有23%的教育投资[3]。久而久之,城乡之间形成了难以 弥合的教育鸿沟。目前,教育差距已成为我国城乡差距中最主要、最显著的差距, 同时成了城乡差别的重要原因[
4]。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 难以革除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观念仍然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近 年来,虽然教育政策制定时对农村教育发展有所倾斜,但对办学基础薄弱、条件简 陋的农村学校来说,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城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局面,而且城乡 教育差距仍在不断拉大。这种状况实际上把农民子女与城市子女放在了不同的起跑 线上,也就不可能享受到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在资源配置上,各种资源过度向发达地区倾斜,导致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严 重失衡。就全国教育的发展来说,教育经费作为一种重要资源,事关教育机构教学 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发展,其投向直接影响到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2005年 无锡、郑州、银川、甘肃庄浪四个地区的小学人均教育成本分别是3 721元、1 272.2元、1 503.1元和656.8元;初中人均教育成本分别是4 555元、1 559 元、2 060元和858.8元[5],可见东西部基础教育投入差距之大。中西部欠 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必然导致教育条件难以改善、师资外流,进而影响到 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教育资源的倾斜还表现在高考招生资源上。在高考 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上海、北京等地区的考生能顺利进入名牌大学,而其他地区的 考生则可能会被排斥在大学校门之外,这对已经在教育起点上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欠 发达地区考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有限的教育资源在配置上的厚此薄彼,使教 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进一步加剧。
在政策导向上,片面强调各级各类学校的重点、示范效应,导致同类教育机构间实 际差距的拉大。随着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社会各界也对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期 待,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办重点、示范性学校也在教育体制改革大潮中甚嚣 尘上。在国家教育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全国各地开始试办各级各类重点、示范性教 育机构,如重点(一流)大学、重点高中、示范中小学等等,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增 强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