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文化、创意带动城市复兴
【摘要】:以文化推动城市复兴是现今世界盛行的发展策略,是这种文化导向的发展策略却并不是城市复兴的万能钥匙,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空间塑造产生了许多问题,而且也给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变异和危机。通过一个批判性的视角,对文化引导的城市复兴策略失效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中国当前的城市复兴实践呈现一个冷静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复兴;文化;创意;导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始终经历着持续的变化,它们不曾静止、不曾停止,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不能以 19 世纪的方式来解决 21 世纪的问题,世界城市系统已经历了剧烈变革。新形式下城市每个层面都发生基础性的变化,往日解决问题的方法很难奏效,寻求新的战略途径成为必然。
1城市文化的理解
文化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政策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多项政策都强调将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地方文化和提升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富和国家以及地方的重大目标。但同时由于城市文化具有广泛性,经常被模糊使用以及在不同背景下使用,是的城市文化的含义愈加模糊,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变得更加混乱。通过查阅资料及相关调查,虽然无法对城市文化提出明确的定义,但基本可将城市文化概括为三个方面:文化遗产‘文化实践’文化表达。文化遗产是指历史城区城镇风貌与建筑,郊区花园城市和社区以及当代建筑。文化实践是指发生在城市中心、社区、组织和民主生活中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消费方式、家庭传统、公共生活参与等。文化表达包括个体形式和实惠形式,如艺术、音乐、戏曲、电影、设计、手工艺,同样包括节日忽然运动。多样化的文化表达不仅包括文化生产和消费,也包括高压文化和大众文化。
通过文化政策的促进作用,提升城市中心生活和城市公共社会生活(尤其是夜间和周末),这样能减少交通需求,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减少绿化地区新增居住建筑,鼓励使用现有建筑和“棕地”(已开发使用的土地),使得城市更能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自豪感。通过标杆项目和社区为基础的文化项目能对当地环境产生强大的影响,能促进公众的地方休闲消费;提升建成环境的设计质量。通过示范性的建筑项目,通过展示和教育计划的提升城市环境标准,加强市民环境意识。
城市文化中传统要素是组成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传统的建筑风格艺术,传统的社区生活,地方特色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传统要素形成了一个地区的标识与身份。其保护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城市文化中的传统要素构成了人们的集体记忆,这些传统要素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传承保留下来。其次,这些传统要素有利于增强地区的标示性,更深刻的体现了地区特色,给地区带来活力和形成持续的吸引力。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第四,丰富了城市空间。
近年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政府部门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次已经非常普遍。而“文化产业”所具的创新性、柔韧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如今城市经济的前沿领域,它包括各种艺术形式: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手工艺、电影、电视、广播、文学、博物馆与历史遗迹、商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