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发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创新意识是指个体对人类创新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和创新意向。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发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创新意识是指个体对人类创新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和创新意向。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1 挖掘教材隐性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创造因素。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改变教材上传统记忆方法伪教学模式,先采取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思考,探讨快速、准确记
忆口诀的“窍门”。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可以发现9的乘法口诀每句的得数与整十数有关,存在着特殊的规律:
9=10一1 18=20—2 27=30—3 36=40—4 45=50—5
54=60一6 63=70—7 72=80—8 81=90—9
由以上分析可知,9的乘法口诀它的特殊规律是“几九就是几十减几。”这样创造性的学习,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再如:学习(年、月、日)这节课时,教材中讲明了用“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记忆一年中大月各个月份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求新知,发现了更好的学习方法:把一年中的大月分成两部分,以八月份为标准,8月份之前的大月均为单数,从8月份开始,后面的大月均为双数,这样创造性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重视类比
所谓类比,就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比较类似的事物或各种情况,发现并归纳事物的异同,学会分类,并根据已有的相似或相同属性,来推论其它属性的相似或异同,以便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教学中利用类比,可启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发展创造思维。例如:在教
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说出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接着引导学生猜想: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在比中是否也有一个与它相类似的性质呢?在学生对这一猜想做出肯定回后,让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再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回忆前面刚学过的“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方法(教材上采用的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再找规律的思想方法),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进行类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否也能利用这种方法来推导出呢?随 之让学生尝试操作,得出结论,这样组织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加强求异思维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出发点。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创新,不被成见所束缚,善于多方位观察,多层面分析,不人云亦云。例如:让学生判断3、6、8、9、18中哪一个数是特殊数?由于此处没有特殊数的标准,因此,学生多角度思
考,找到6种不同答案。
,8是特殊数。
,18是特殊数。
,9是特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