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代诗人咏荷诗词赏析
丁金霞 读了很多的现代诗人所写的咏荷诗,总以为创作咏荷诗的水平已经趋于完美。可是读了古代诗人的《咏荷诗》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文辞的丰美,词语的精美,绘景的新奇,令人久久不忍释卷。
试看明代文学家,书古代诗人咏荷诗词赏析
丁金霞 读了很多的现代诗人所写的咏荷诗,总以为创作咏荷诗的水平已经趋于完美。可是读了古代诗人的《咏荷诗》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文辞的丰美,词语的精美,绘景的新奇,令人久久不忍释卷。
试看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的《墨荷》诗是这样写的:“荷花如妾叶如郎,画得花长叶也长。若使画莲能并蒂,不须重画两鸳鸯。”诗人把荷花直接比喻为美人自已,而把花叶比喻为美人所喜欢的郎君,画荷时,还赋于了希望荷花与荷叶永远相伴长久,最后干脆说,如果画得并蒂之莲花,那么就不须画出交颈的鸳鸯了。看来这种比喻的手法,真是新鲜有趣。
宋代著名词人晏殊也写了一《菩萨蛮》的咏荷词:“芳莲九蕊开新艳,轻红淡白匀双脸。一朵近华堂,学人宫样妆。看时斟美酒,共祝千年寿。销得曲中夸,世间无此花。”此词中最美的一笔,应是“轻红淡白匀双脸”一句,此句虽然没有铺垫,倒是让读者可以领会到,无论红莲,还是白莲,都被比喻为了轻匀脂粉的美人脸。那么当一朵荷花接近华堂时,又直接把荷花比喻爱穿名贵的官人妆束之美人了。看到此花时,心情美好,应当同斟美酒,祝愿它千百年来,在人世间长盛不衰。祝愿后仍觉意犹未尽,还不忘再夸一句:销得曲中夸,世间无此花。
宋朝另一词人蒋捷写过一首《燕归粱?风莲》:“我梦春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裙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慢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吹将起,似彩凤,乱惊飞。梦回不见从琼妃,见荷花,被风吹。”蒋捷的这一首词,词中,运用类比的手法,把荷花与万琼妃相比,同时运用镜头切换的手法,在人的视觉暂留时,给人造成扑朔迷离的景象,从而把千千万万的荷花被风吹时的情形,比喻为宫殿里美女们起舞的镜头。蒋捷笔下的荷花,成了宫中万千的妃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们的面前。
我们再读一首宋朝道士葛长庚的《满江红?咏白莲》:“昨夜垣娥,游洞庭、醉归天阙。缘底事,玉簪坠地,水神不说。持向水晶宫里去,晓来捧出将饶舌。被熏风吹作满天香,谁分别。芳而润,清且洁。白似玉,寒于雪。想玉皇后苑,应无此物。只得赋诗空赏叹,教人不敢轻攀折。笑李粗梅瘦不如他,真奇绝。”描述水塘中的荷花,葛老先生却先编一个故事,说是昨天天上的美女嫦娥,因为游洞庭时,饮醉归去时,玉簪坠入水中,被水神发现后。拿到水晶官里去了,第二天捧出来时,将要与嫦娥争执时,偏偏吹来一阵荷花池里的香风,谁也看不清楚下面的情形了。由故事而牵引出荷叶荷香来,于是下阙便描写荷花芳香滋润,清新明净,白荷像玉一样晶莹,赛雪明洁。就是天上王母的后花苑中,也不一定有此物。我们普通人只有赋诗空赞叹,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