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ppt

格式:ppt   大小:2,179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ppt

上传人:vqjyga55 2017/7/10 文件大小:2.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的诊治进展
概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QMI)、猝死,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
Fuster et al. N Engl J Med. 1992;326:310-318.
Davies et al. Circulation. 1990;82(Suppl II):II-38, II-46.
不稳定血栓(UA/NQMI)
脂肪池
巨噬细胞
内在的压力,张力
外部的剪切力
裂缝
大裂缝
小裂缝
闭合血栓 (QwMI)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破裂
血栓
血小板的粘附、激活和聚集
血小板聚集
形成血栓
血流中的正常血小板
血小板粘附于损伤
的内皮表面并被激活
血小板
内皮细胞
内皮下
血小板粘附到内皮下
血小板血栓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
冠状动脉斑块的组成
(1)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细胞成分;
(2)以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为主的脂质成分(粥样物质);
(3)胶原纤维等细胞外间质成分(硬化组织)等三要素构成。
易损斑块特征
易损的不稳定斑块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
(1)脂核较大,至少占整个斑块体积的40%;
(2)炎症及巨噬细胞密集,活性增加,但平滑肌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3)纤维帽薄弱,胶原结构薄(<65um)而不规整。
斑块破裂的因素
内因:
外因:冠脉内压力、冠脉张力、情绪波动、心动过速、血管剪切力的变化、血压、血液粘稠度、内分泌激素的昼夜周期性变化、炎症。
冠脉造影对ACS的诊断价值
冠脉造影所显示的冠脉病变的数量和狭窄程度与ACS的发生不呈平行的线性关系。并非累及的冠脉和病变越多、狭窄越严重,发生ACS的危险性就越大。
AMI并非发生于高度狭窄病变。引起轻中度狭窄的斑块易于破裂。
冠脉造影对ACS的诊断价值
66%与AMI有关的斑块,在AMI前由AS斑块造成固定狭窄的程度<50%。 80%的AMI患者其血管狭窄程度在70%以下。
UAP的冠脉造影(1)向心性.(2)偏心性: Ⅰ型(表面平滑、颈部宽阔)占15%, Ⅱ型(颈部狭窄、边缘不规则)占71%,与ACS发生密切相关。(3)多发性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