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跨国购并与绿地投资分析及案例原创.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跨国购并与绿地投资分析及案例原创.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5 2022/7/2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跨国购并与绿地投资分析及案例原创.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跨国购并与绿地投资分析及案例原创
跨国购并: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并依照东道国法律取得东道国某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
要紧类型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购并双方所处的行业关系,金流、更优化了公司的股权结构。
文化融合、互相信任是基础
随着联想集团2007年11月1日公布的2007/2008年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的公布,,较第一季度6680万美元又进了一步,截止2007年9月30日,联想的净现金储备总额为17亿美元。随着联想全球各区已获得连续性赢利,良好的业绩说明联想集团已完成了并购的整合时期,开始进入了盈利性增长的第三时期,文化融合时期。
联想集团的治理层也如其股权一样复杂,由两种民族文化和三种公司文化组成。以杨元庆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和联想公司文化、并购IBM带来的美国文化和IBM公司文化、阿梅里奥团队代表的戴尔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要治理如此复杂的关系网确实少见。如何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融合,如何将老联想和新联想的治理和技术人才整合在一起,如何调和高管内部不同的文化理念,都成了联想的棘手问题。
文化融合的落脚点,一切依旧表达在业务层面,那确实是在全球推行交易型业务模式,
在海外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惠普凭借在消费市场的成功,一举超越戴尔,成为全球PC行业的老大。联想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首屈一指,%,要紧依旧原IBM的商用PC业务。联想的进展空间依旧专门大的,在保持其规模优势也是一种保证。
随着海外一系列试点的成功,在2007年4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组建全球消费业务单元,意在大力拓展全球消费市场。随着在海外不断深化联想的交易型模式,文化冲突也就首当其冲,如何让外国文化相信中国文化,中国的成功体会,同时吸取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这就需要联想内部互相信任,取长补短,做好和谐、沟通。
在2008年1月3日,联想集团向15个国家和地区推出消费电脑品牌Idea,开始全面进军全球消费市场。Idea品牌针对消费类客户与商用客户定位的Think品牌形成互补,此举也宣布联想也开始重视消费市场,而随之而来的文化冲突必定会多起来,文化融合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联想在全球消费市场成功与否。
总结
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产物
在业界,戴尔凭借在渠道方面的创新,直销模式、供应链治理外加杰出的技术服务,构成了其在PC行业的竞争力。戴尔的成功靠的是渠道的轻巧化,而联想在渠道方面则显得相对厚重些,在“大联想渠道策略下”,占有国内杰出的大分销商,与之共同进展,利益共享,努力使渠道渠道扁平化,打通直销与分销的划分,从而制造一种更先进的业务模式。联想正通过改善供应链效能和下游渠道深化合作,打通整个行业价值链,从而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我们也应该面对现实,前有惠普和戴尔,后有宏基和华硕的追赶。联想也面临专门大的压力,国际化成功与否也关系国内地位的前景
°PC行业就像“装修队”一样,比的是相互之间的设计能力、整合能力,还有把握市场潮流的能力等。打通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做好下游渠道的渗透和占有,还有一条高效的供应链做后盾,就构成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但有一点,永久赚钱的差不多上上游那些核心厂家。
当PC行业面临同质化、价格白热化、市场竞争猛烈化的时候,个性时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