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项脊轩志.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项脊轩志.docx

上传人:bkeck 2022/7/28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项脊轩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脊轩志
归有光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文言根底知识;
2.学****本文擅长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才能目的:
1.训练学生运用项脊轩志
归有光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文言根底知识;
2.学****本文擅长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才能目的:
1.训练学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及凭借有关工具书阅读浅近文言文的才能;
2.训练学生捕捉文中细节的才能。
情感目的: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文言根底知识;
2.学****本文擅长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及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特别念旧的?(找两位同学自由发言)
我们每个人或在现实中,或在内心里都多多少少的保存了一些东西,它能勾起我们对过去的回忆。《项脊轩志》,请大家翻开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归有光心中的这间小屋。(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情况
1、大家自读了课文,那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抒情散文
2、我们学过抒情散文吗?学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
3、鉴赏散文就要从散文的特点入手,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
4、不散的神就是散文中的一根情线。在预****的过程中你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情线了吗?
5、找一找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字词或句子.
可喜—-可悲,这句话的位置在文章的中间,语意上有转折,由喜到悲,通常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什么句?过渡句。
7、那么可喜是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描绘的?第一段
8、可悲呢?此句之后
三、分析“可喜”
1、先用研讨法疏通文意
请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研讨.
2、齐读
3、可喜什么?珊珊得意
考虑:小屋得意在哪里?(板书)
文章先写轩的狭小、破漏和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之后的亮堂、,轩外花木;白日小鸟,月夜挂影都营造了一个和谐清雅的小天地,而居于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他贫寒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4、 富有诗意地诵读描写项脊轩周边环境及在轩中“兀坐”“啸歌”的文字(个人读,各自读)
四、探究:有人把项脊轩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举,大家想一想在项脊轩读书的归有光感受到的是恬淡闲适吗?
1、补充背景
作者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自幼苦读,7岁入学,9岁能文,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
2、关注细节“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兰花象征幽居隐士,它“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也常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象征。而竹子呢?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