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医治疗脑梗塞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治疗脑梗塞初探.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7/10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治疗脑梗塞初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治疗脑梗塞初探
【摘要】本文对脑梗塞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进行了综述,具体包括中医诊断、中医辨症分型、辨症施治及针灸、康复对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等。
【关键词】中医治疗脑梗塞
脑梗塞归属于中医学之“中风”的病证范畴,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根据发病时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检查头颅CT及MRI,将脑梗塞分为以下类型:(1)栓塞性脑梗死。(2)血栓形成性脑梗死。(3)腔隙性脑梗死。(4)分水岭性脑梗死。(5)其他病因脑梗死。(6)原因不明脑梗死。
中医诊断
1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
3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
4检查血压、血常规、眼底、脑脊液等,有条件可做CT、MRI等,有助明确诊断。
辨证分型
1中络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兼有一侧肢体力弱,口舌歪斜,言语不利者。
2中经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而无神志昏蒙者。
3中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神志恍惚或迷蒙者。
4中脏神昏或昏聩,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清醒后,多有舌强言謇或不语。
临床多按有无神志昏蒙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证候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施治
中脏腑
(1)风火上扰清窍证神志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平时多有眩晕、麻木之症,情志相激病势突变,肢体强痉拘急,便干便秘。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滑大数。
治法:清热息风,开窍醒神。
方药:羚羊角汤加减。(2)痰湿蒙塞清窍证素体多阳虚湿痰内蕴。发病神昏,半身不遂,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甚则四肢逆冷,面白唇暗,痰涎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
(3)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证突然神昏,昏聩,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微。
治法:益气回阳救逆。
方药:参附汤加减。
参附注射液20ml加人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或生脉注射液20~4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注射15minl次,直至厥脱恢复。
中经络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言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治法: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加减。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量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大承气汤加减。
此外,中风后期辨证属气虚血瘀者,治宜益气活血,方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并可配合生脉注射液静脉点滴;证属阴虚风动者,治宜育阴熄风,方药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对于缺血性中风者,可用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1)体针
取穴:百会、四神聪、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