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佛像与空间“介入性”.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佛像与空间“介入性”.doc

上传人:林之孝 2022/7/28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佛像与空间“介入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佛像与空间“介入性”
摘 要:佛像在佛教艺术产生之初,便开始了其介入空间的旅途,无论是平面的壁画空间,还是立体的雕塑空间。“像设”与空间“介入性”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佛像对空间的“介入性”表现不同,是具有时间性的空间设计九等,极惟一拜……跪有赞德,谓之尽敬。远则稽颡拜手,近则舐足摩踵。”[6]
这两种礼拜方式在古印度(佛教产生以前)就已经存在,[6]佛教只是加以延用,并把它写入佛经,成为信徒最主要的礼拜方式之一。在佛教建筑空间里,信徒应用最广的礼佛仪式是将右旋绕佛与叩拜礼佛两种方式相结合,形成复合式、多样化的礼佛空间样式。
礼佛仪式的演变
经典礼佛仪式随佛教传入中国。传播过程中,根据不同时代对空间礼仪的需求,礼佛方式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古籍文献中记载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如《法苑珠林》卷二十八云:“彼则拜少而绕多,此则拜多而绕少,彼则肉袒露足而为恭,此则巾履备整而称敬。”[7]
绕行礼佛需要有中心参照物(佛塔、佛坛等),建筑空间内减去中心参照物所占空间,剩余部分可作为绕行空间,呈“回”字形平面。叩拜礼佛需要占有建筑空间内正面居中所设佛像的前部空间。叩拜必须与被叩拜者面对面,才能达叩拜之礼。故叩拜礼佛只占有佛像前部空间便可,而绕行礼佛所形成的空间里包括佛像前部空间。换而言之,绕行空间可以行叩拜之礼,整体空间形式满足复合式礼佛仪式的需要。而叩拜礼佛所需的建筑空间内,绕行空间并没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性。早期礼佛仪式在佛教建筑空间内的表现,以叩拜和绕行两种礼佛形式复合为主。石窟建筑中中心塔柱窟和设有中心佛坛的佛殿皆采用了复合式礼拜方式。至元代,绕行礼佛仪式逐渐弱化,不断强化叩拜礼佛仪式,绕行空间在有些寺院佛殿中消失,如广胜寺下寺大殿。
石窟建筑内礼佛仪式的空间转变
中国石窟主要有僧房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及大佛龛等几种形制。这几种窟形的空间格局反映了不同时期流行的礼佛仪式所需的空间模式。
中心塔柱窟是北朝时期最主要的石窟类型,隋唐时期,殿堂窟日渐流行。这一过程也对应着礼佛仪式的空间变化。早期中心塔柱窟平面接近方形,无前后室及甬道之分,中心设置一方形塔柱,宽度约为洞窟总面阔的一半。塔柱四面开龛塑像,佛龛及塑像体量样式大致相同,没有很强的方向性,无正侧之分。窟内壁与塔柱之间形成绕行通道,可以进行绕行礼拜仪式。如张掖金塔寺东窟、酒泉文殊山万佛洞。稍晚建造的中心塔柱窟,平面呈长方形(进深:面阔≈)。窟室中央居后设一方形塔柱(塔柱面阔:窟室面阔≈1:2),塔柱两侧及后方留有通道(宽度接近),塔柱前部空间约占窟室总面积的一半。
较之前的中心塔柱窟的空间设置,窟内塔柱前部空间被扩大。方形塔柱正面(对准窟室入口)设大佛龛,安置主尊佛。其余三面分设上下层龛塑像。此时,塔具有了正面方向性,强调正面佛像的更重要主尊地位。整体窟形空间满足绕行和叩拜礼拜所需,属于复合型礼拜形式空间。塔柱正面性的确立和前部空间的扩大,强化了叩拜礼佛所需的空间,弱化了绕行礼佛空间。如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再后期的中心塔柱窟,主室平面与前窟形类似,呈方形。方形塔柱位置继续设于窟室进深的1/2处以内,具有正面方向性,满足复合式礼佛仪式所需空间状态。最大空间变化和区别在于,塔柱正面不再开阔设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