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散作用。
凹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则入射光的延长
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一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5、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
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纸上光斑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6、凸透镜使光会聚的原因
凸透镜可设想 为底面朝透镜中央的许多棱镜的集合,根据光的折射规律,通过透镜的
光线经棱镜折射后偏向底面,所以经过透镜的光线折射后偏向中央,使光线会聚。7、照相机
(1)物体在照相机胶卷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照相机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照相机的结构:
①胶片: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
②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
③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8、投影仪
(1)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幻灯机的作用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
的实像。
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
反射到屏幕上。
9、放大镜
(1)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的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
的虚像。
10、实像和虚像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的,能用光屏接收,都是倒立的。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虚像是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一、1、基本概念
(1)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 u 表示。
(2)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用 v 表示。
(3)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 f 表示。
2、实验研究方案
按照教材演示实验,将物距分别设置为大于、等于 2 倍焦距的情形,分别测出像距的大
小;再将物距分别设置为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的情形,
分别测出像距大小,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3、实验结论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体在 f 以外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体在 f 以内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4、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变化时的调节方法
(1)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变大,物体靠近透镜,伸长暗箱;
(2)要使幻灯机成的像变大,幻灯片靠近透镜镜头,幻灯机到屏幕距离增大;
(3)要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应距离物体远一些。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指导凸透镜对光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生活中用它来制作相机、远视眼镜等。这一节就来探
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实验设计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火柴。
: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