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上传人:upcfxx 2022/7/29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甘南县第五小学 李春梅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才能.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甘南县第五小学 李春梅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才能.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例题、练习题等。
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把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结合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英勇地体验尝试和理论活动来进展综合学习。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谁来说一说,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同意吗?(同意。)接下来我们做几道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其他同学快速判断。(生口算。)
【设计意图: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不但可以稳固旧知,为新课作铺垫,而且当
学生快速口算到新课题时,会出现一种戛然而止的效果,出现问题情境,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探究发现
.
师:同学们算得很快,看看下道题你们能不能很快算出来。(出示:(10+4)×25。)
师:这道题算得怎么不如刚刚的快啊?
生:它和前面的题目不一样。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它和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的题都是乘号,这道题既有乘号还有加号.
生:前面的算式都是3个数相乘,这个算式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师:这道题含有不同运算符号了,有能口算出来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10+4)×25=10×25+4×25。
师:为什么这样算哪?
生:我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算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
生:我是从书上知道的,我知道它的字母公式(a+b)×c=a×c+b×c。
师:你自学才能很强,但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还不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乘法分配律好吗?(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2。验证。
师:同学们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假设可以这样计算的话,那可简便多了。到底能不能这样计算,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分别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看看是否一样.(生活动计算。)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说明这两个算式关系是什么?(相等。)
小结:通过验证,这道题确实可以这样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都可以这样计算呢?通过这一个例子能下结论吗?(不能。)那怎么办?(再举几个例子.)好,下面请每个同学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
(
学生计算,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