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文档名称:

《孙犁书话》.doc

格式:doc   页数:1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孙犁书话》.doc

上传人:744361651 2015/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孙犁书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孙犁书话》
姜德明主编金梅选编(北京出版社 1997年版)

●《黄裳书话》
黄裳以书话名。当世之人,若先生于书话体中得大自在者,盖鲜矣!
身为报人,志在学苑,故兼学者、作家、记者文脉于一体,厚重而古朴,自然而大方,书卷气与艺术味杂然相糅,悠悠然有古雅清淳之风。先生钟情版本目录之学,探赜明清典籍,尤见功力,于古于今,无隔膜之感。
所谈“善本”、“孤本”,多真知灼见,纵横古今,散淡飘逸,多为书林中妙语;而言及现代诸文人轶事,则洗练冲淡,如痴如醉。其所言多书话家肺腑之语,以人生为书,以书为人生,揭天下鲜知之旧闻,或乐古,或讽今,常有久历沧桑、冷眼看世之态。黄裳承“五四”遗风,辨伪、析真,锲而不舍,于混沌之中觅出新径,看似随意,而真义在焉。
先生通晓小品之精髓,又杂以白话之韵致,得其要义而成新体。有感则通,思绪所及,援笔书之。其文古而今,今而古;其意浅而深,深而浅。
黄裳书话,读之如清风朗月,林中甘泉,良多趣味,能不令我辈珍爱乎?
(孙郁)
●《孙犁书话》
文学艺术上的风格,是一种特定的高层次的思想艺术境界。它既从创作者的生活、个性、才情中来,也从其渊博的学识中来,是二者相激相发、相辅相成、无间融汇的结果。
孙犁“对书有一种强烈的,长期积累的,职业性的爱好”。他的一生,是爱书、读书的一生。文史哲经,农林畜牧,金石考古,书法美术,轶闻杂说,等等,凡与社会人生相关的一切,他无不广泛涉猎,取精用宏。在他,阅读历史和阅读现实,是一个双向互补的过程,以此,他在两个方面都读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创作家,他的全部阅读和书话写作,又都归趋于文学艺术规律的把握。其书话之作,有飘逸幽远的书卷气,而无单调乏味的学究味,更无卖弄学识之嫌。
《孙犁书话》凡七辑:(一)《幻华室藏书记》;(二)《耕堂读书记》;(三)《耕堂读书随笔》;(四)《耕堂序跋》;(五)《书衣文录》;(六)《芸斋琐谈》;(七)《耕堂书信》。读一读《孙犁书话》,你不只可以真切地领略到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再次品赏到这位作家纯朴真诚、清净淡雅的整个创作风貌,更能体悟到:他何以在创作上能够独树一帜的奥秘……
(金梅)
●《唐弢书话》
文界之有“书话”一体,唐弢功莫大焉。唐公以作家、学问家为魂魄,以藏书家为筋节,治书话三十余年,成《书话》与《晦庵书话》,恃其书味本色及文章风采,风行海内外。本编选其书话精华,广搜逸文,贯通其六十年间著述,辅以“唐弢读书,我读唐弢”新视角,以编辑体例揭示其“书话六境界”。六境界中自有大智慧,若能“品书会心”,何妨借书话作清妙小品?至于“考镜源流”、“书坛掌故”,复使清妙归于厚实。“序跋甘苦”,苦在包罗某方面之小史,甘在化小史为抵掌闲谈。“装帧学问”及“书城纵横”,写尽访书艰辛、得书喜悦、赏书乐趣。高明读者诸君于“唐弢书话六境界”深处,领略某种潇洒雅致的“人生境界”,亦有流连忘返之感乎?
余尝师从晦庵先生治鲁迅及现代文学凡二年,最喜其《偶成》诗中“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之情致。兹重拾其书话境界以证之:书话者,岂止话书乎?亦话“灯下窗前”如此读书人之性情也。知性情所在,即知书话妙谛之所在矣。
(杨义)
●《巴金书话》
有人向书找“颜如玉”,有人向书要“黄金屋”,往往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真正好读书的人不求“美女”与“金钱”,却乐在书中。因为他们在里边找到了乐趣,获得了知识,认识到世界,领悟出人生。
巴金自小就爱读书,连梦里也在读书。他敞开胸膛,尽量吸收,见书就读,取己所好,日积月累,脑中存有个无形的“仓库”,那是谁也无法抢走的。书,在他寂寞时给以安慰,病痛中减轻他的苦楚,浩劫中予他以希望、鼓舞……。
本书讲的正是他的读书、爱书、买书、赠书、写书、译书、编书,谈说自己的创作,绍介他人的作品,都是他的心里话。全书共分六辑,或从整体上谈书,或评说自己的作品,或为他人的作品置论……还有巴金为书刊撰写的广告!其中有些是《巴金全集》中漏收的,它们连作家自己也已遗忘掉了。本书目次编定之后,曾送请巴金审阅,首肯。
这位体弱多病的九十多岁的老人,至今仍不忘读书。他说:“读了好作品,我会感到心灵充实,充满对生活的热爱。”
(纪申)
●《阿英书话》
先父阿英生平爱书、藏书、编书、写书,和书打了一辈子交道,连做梦也忘不了书。
在多年革命生涯中,他的藏书历经坎坷。日寇侵占“孤岛”,他将几万册藏书匆匆托人代管,结果损失了大部。到新四军后,他在艰苦的敌后游击环境中,继续搜集各种书籍、报刊,为了妥善保存,费去了大量心血。解放战争爆发后,在敌机疯狂轰炸、扫射下,他冒着生命危险,涉越冰河,把一些珍贵书报,运送到安全地带,为祖国挽救了重要的文献。
他读书的范围广而杂,文学、社会科学、生物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