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应用心理学专业
实验心理学》
苟雕
年级姓名学号组数教师
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摘要:研究目的:(1)学会如何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2)比较四种色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差异;(3)学习使用选择反应时测试仪。研究方法:运用选择反应时
应用心理学专业
实验心理学》
苟雕
年级姓名学号组数教师
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摘要:研究目的:(1)学会如何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2)比较四种色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差异;(3)学习使用选择反应时测试仪。研究方法:运用选择反应时测试仪进行实验,自变量为刺激颜色,因变量为被试的反应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分析。结果:被试对红色光的平均反应时最长,对绿色光的平均反应时最短;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
P=〉,发现四种色光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结论:被试对四种色光的选择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选择反应时;反应时;颜色
引言反应时,指的是刺激作用就发生作用于有机体到有机体反应开始所需的时间。反应并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就发生,而有一个发动的过程,该过程在机体内部进行时是潜伏的,直至到达肌肉这一效应器时,才产生一种外显的、对环境的效应。因而,反应时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对反应时的研究最早始于天文学家Bessel,他提出的著名的“人差方程"(personalequation),反映了个体在观察天体时稳定的反应时差异。而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正式将反应时引入心理学领域,以期利用对反应时的测量揭示中的心理加工过程。
选择反应时(choicereactiontime)又称B反应时。指的是测试中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一个随机呈现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相应的反应。有研究表明,人类在对特定的刺激做出特定的动作或反应前,在大脑内有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又称心理潜伏期。在复杂任务中心里潜伏期可划分为:(1)刺激识别阶段;(2)选择反应阶段;(3)反应组织阶段和反应执行阶段。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四种色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差异。
方法
被试
三名被试,女生,平均年龄21岁,无类似实验经验,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均为右利手。
材料
选择反应时测试仪:选择反应时任务中的刺激为红、黄、绿、蓝四种不同色光。
记录纸、笔。
(1)实验中有四种色光,分别为“红”、“黄”、“绿”、“蓝”。当呈现实验刺激为红光时,被试需要用右手食指按压红色反应键;当呈现实验刺激为黄光时,被试需要用右手食指按压黄色反应键;当呈现实验刺激为绿光时,被试需要用右手食指按压绿色反应键;当呈现实验刺激为蓝光时,被试需要用右手食指按压蓝色反应键;
(2)每种实验刺激各呈现20次。实验以20次为一轮,四种色光各5次,随机出现。每做完一轮休息一分钟,主试记录总次数、错误次数、以及四种色光的反应时。一个被试测完80次后,换另一个被试进行实验;
(3)整个刺激呈现时按键反应可根据需要事先练习4~5遍。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刺激颜色为自变量,以被试的反应时为因变量,得到实验数据如下:
表1视觉选择反应时平均值和标准差
红
黄
绿
蓝
平均数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