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残疾人家庭生活的现状和对策
摘要:我国残疾人家庭生活的现状是多层次,分地域的。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生 活的质量普遍不高。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婚姻生活等方面都 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是结合当前我国残疾人家庭生活的现状,通过要论述未成年发 展性障碍残疾人。他们的家庭生活现状主要是依靠父母和亲人提供的资源,进行 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教育。但是在我的差异, 导致了他们受教育的水平以及康复的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国内学者风笑天指 出 ,经济状况是反映其家庭经济水平和状况主要指标 , 也是反映其家庭物质福 利状况的主导指标之一 。我们以北京为例,根据相关资料 2011 年有 82 . 5 % 的发展性障碍儿童家庭没有达到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的平均水平 ,其中 , 人数占据最多的是人均月收入不足 1000 元的家庭 。有 26 %的家庭其人均月收 入没有达到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研究还发现 ,发展性障碍儿童家庭的收入情 况并不乐观 ,支出大于收入的家庭明显多于收入大于支出的家庭 ; 支出大于收 入的主要集中在月平均收入为 410 元以下的家庭 。此外 ,资料还显示 ,目前市 区发展性障碍儿童家庭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郊区家庭的收入 ,这些家庭失业率 高于北京市的平均失业率 ,由于接送 、照顾发展性障碍儿童 ,使得家长必须有 一人专职负责 ,造成父母双方或有一位家庭成员不能工作 ; 而没有工作又直接 影响了家庭的整体收入 ,使得其经济状况令人堪忧 。就家庭结构而言 ,发展性 障碍儿童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 ,非独生子女家庭占 30 . 3 %, 而其中发展性障 碍子女在子女中排序第一的占大部分 。其研究者发现家长主要是想让发展性障 碍子女有同胞陪伴 、照顾而生了二胎 。至于住房和交通出行状况 , 发展性障 碍儿童家庭居住状况并不乐观 ,住房面积非常狭小 、租房居住的比例高 ,这可 能是因为样本中包括了部分来京务工人员 。骑自行车 、乘坐公交车和步行是目 前发展性障碍儿童家庭采用的主要出行方式 。[4]
由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北京 地区的发展性障碍儿童家庭生活尚且出现种种问题,那么其他地区的发展性障碍 儿童或者是未成年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便可想而知。
四、我国残疾人家庭生活的问题
残疾人的家庭生活照顾问题不容乐观 ,无论残疾程度如何 ,残疾人可能都不 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因此残疾人单独生活在一起 ,其日常生活一定会存在着一 定程度的不便 。
在残疾人的婚姻家庭生活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残疾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只 能与残疾人组成家庭。譬如视力残疾与肢体残疾的人生活在一起时, 肢体残疾的 一方可以利用视力的优势 ,利用视力残疾的一方肢体健全的优势 , 双方配合完 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以及从事某些工作 ,但无论如何仍然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 不便,而且这样的结合也带来了另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即残疾子女问题。[5]
残疾父母可能会生育出有残疾的子女。一方面,因为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重 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的医疗体系还不是十分的完善。对于残疾人来说就增加了其 生育的子女也有残疾的风险。
关注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问题及情感问题 。因为残疾人本身的局限性,和 其资源的有限性,所以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比一般家庭的经济负担要重得多。 而且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