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与经济发展.ppt

格式:ppt   大小:200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与经济发展.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7/7/10 文件大小:2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与经济发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民币的利率、汇率与经济发展
一、利率与经济发展

利率是货币的价格,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资金成本投资成本抑制经济发展
利率货币市场的货币供给量消费和需求
商品周转率
利率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
金融机构单位信贷收益水平
利率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存在一时滞期,货币政策效力存在惯性作用。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作为重要要素价格的资金价格——利率仍然受到管制。虽然利率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可,但是它的灵敏调节还受到限制。
首先,利率管制造成这一重要的价格杠杆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受到严重约束,利率调整对投融资行为及公众消费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其次,利率机制的僵化使宏观调控受到约束,导致宏观当局很难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再次是利率结构扭曲,拆借市场利率的导向作用有限,主要表现为国库券利率比一些企业债券利率和银行贷款利率高,拆借市场利率高于再贷款利率,受参与主体较少、交易规模偏小制约,拆借市场利率的导向作用很难发挥。
最后,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客观要求。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市场稳定和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外币利率政策的协调关系,逐步淡化利率政策承担的财政职能。
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能要遭遇到十方面的障碍
(1)国有企业在资金的成本和可得性上相比,它首先考虑的是可得性,而不是成本的大小。
(2)不能简单地认为黑市就一定是市场化的,这里面有一些政策风险的补偿,对制度因素的贴水也使得市场部门的行为是扭曲的。
(3)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利率市场化即使推行下去,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4)中国的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包括金融市场。
(5)目前央行比较多地依靠再贷款,而不是靠宏观上操作来调节头寸,再贷款如果是用来解决一些政治问题,如解决挤兑、不良资产等问题,那么它的贷款利率肯定不能市场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6)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应当主要依靠操作平台不充分的政府债券。
(7)利率结构最重要的是一个平衡基础的、无风险的基准利率,目前的基准利率被确认为银行1年期存款,而1年期存款利率肯定是有风险的。无风险的利率理论界基本不知道,实物界也不太了解。所以中国需要建设无风险利率,缺少它,对推行利率市场化还是有问题的。
(8)利率水平的频繁变动会产生利率投机,进而危及宏观金融稳定。
(9)如果利率市场化之后,一个基本倾向是存款利率可能上升,贷款利率可能下降,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收窄,从而削弱传统银行业的利润基础。
(10)利率市场化产生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可以用金融工具规避,而系统性风险必须通过设立防范程序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