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地震科普知识.ppt

格式:ppt   大小:10,526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科普知识.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9 文件大小:10.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科普知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地震科普知识
第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校长 叶志平 每年把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的维修上,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严格细致到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
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从绵阳疯区。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 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地震分类
天 然 地 震
第1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时从震源发出,向四周传播的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原因。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第1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震级相差1级,能量相差32倍。
震级与烈度
震级
微 震
1 级 ≤ 震级﹤3 级的地震
小 震
3 级 ≤ 震级﹤ 级的地震
中 强 震
级 ≤ 震级﹤6 级的地震
强 震
6 级 ≤ 震级﹤7 级的地震
大 震
震级 ≥ 7 级的地震
特(巨)大地震
震级 ≥ 8 级的大地震
第1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主震和余震
主震震级高非常突出;
主震发生前先有一些前震出现;这种主震-余震型地震也叫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几天甚至几个月
主震
余震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 截至2011年05月06日12时00分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86403个。~,~,~,~。
第1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烈度划分为12度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
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指地震发生时各地不同的破坏程度。
通常距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烈度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第2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2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地震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第2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2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地震的发生,特别是强震的发生,往往给人类社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灾害。
一般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
第2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由地震波对地表或建筑物直接造成的破坏为原生灾害。
如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地基沉陷 、 沙土液化、喷砂冒水等
火灾 、水灾 、泥石流、滑坡、海洋强震引发的海啸等
次生灾害
原生灾害
第2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2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我国地震预报的现状
对地震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完全认识。
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 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
中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探索阶段。
地震预报知识
地震预报任重道远
第2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地震的宏观异常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第2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日
无雨井水发浑,变色变味
地震前兆
------地下水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