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形貌夏幼南.docx

格式:docx   大小:9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形貌夏幼南.docx

上传人:shugezhang2 2022/7/30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形貌夏幼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做金属纳米颗粒(结构)的形貌控制的同仁们肯定对华盛顿大学的夏幼南小组不陌生吧?或 者说该小组是大名鼎鼎。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夏幼南和孙玉刚2002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 关于制备纳米银立方体和金纳米壳的工作(Shape-Controlle容易 被针尖的隧穿电子分解。通过仔细研究电子诱导的氧分子分解的过程,发现处于平衡吸附状态的分子氧在 隧穿电子的激发下开始振动,I-t谱(电流-时间谱)直接给出了振动频率随偏压的变化。振动的状态是氧分 子分解过程的中间状态,STM图像上也直接观察到在快速振动下的氧分子在空位的两侧形成对称的亮点。 在经过这个中间状态以后,分子氧会最终被电子激发分解,其中一个氧原子填入氧空位缺陷,另一个氧原 子吸附于近邻的Ti5c原子上。分子氧分解率与偏压关系的统计数据表明,,且 。进一步研究分子氧与表面羟基缺陷的相互作用,发现氧分子会与羟基形成稳定 的OH-O2的复合物。这些结果不仅清楚的阐明了分子氧与表面氧空位缺陷及羟基缺陷相互作用的行为, 并对进一步研究二氧化钛表面的催化氧化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该研究组在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甲醇可以增加水的光催化分 解效率的相关机制问题,研究组首先研究了甲醇在二氧化钛表面的吸附行为,并首次利用激光辅助的原位 STM表征手段,成功实现了在单分子尺度观察甲醇分子的光催化分解行为。证实了在紫外光的作用下,甲 醇通过CH3O-H键断裂而分解,相关结果与大连化物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 2010, 1, 575-580,并被 Science 杂志点评为亮点文章()。
相关工作受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支持。
图注:a)-e)分子氧在氧空位缺陷的吸附、电子激发的振动、中间态及分解态的原位STM图像。
f)-i),分子氧吸附的平衡状态、倾斜状态及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真金白银一片片一Mirkin小组关于金、银纳米片的评述及个人心得 说到贵金属纳米片,特别是金纳米片,是让我悲欣交集的一个话题:我和这种纳米结构真是 有着太多的故事。好吧,现在就开始回忆。首先大家再复****一下纳米颗粒的定义:广义而言, 纳米颗粒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一般是1〜100 nm)的颗粒。纳 米颗粒基本可以分为三类:(1)零维,指三维空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球形纳米颗粒;(2) 一维,指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
、纳米管等;(3)二维,指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其中就包括纳米片,而其尺寸处 于纳米尺度的部分通常是指它的厚度。人们在制备金纳米颗粒的过程中,偶而会发现作为副 产物存在的二维金纳米结构(即纳米片)。这主要是由于金的晶型是高度对称的面心立方 结构,因此最终生产的金颗粒往往趋向于球形(或准球形)的形状以减小其表面能。如果要 获得不对称生长的金纳米结构,必须要破坏金的面心立方晶型
的本质上高度对称性。早在1964年,Milligan和Morriss就曾报道利用柠檬酸做还原剂 而获得金的三角形片状纳米结构的工作,但因产量较少,其光学性质未显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