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幼玲
大学生个人征信系统的探究
个人征信系统就是由一个专门的机构给每个人建立一个“信用档案”(即个人信用报告),再提供给各家银行使用。这种银行间通过第三方机构共享信用信息的活动就是征信。有了征信机构的介入,你再向银行借钱时,银行信贷员就可在征得你同意后,查询你的信用报告,这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你是否可以提供贷款,节省了时间。
个人征信系统一方面是防范金融的工具,起到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作用。
个人信用档案除采集在银行的信贷信息外,个人参保和缴费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电信用户缴费信息等均被收录在内。具体来说,其信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信贷信息,第三部分是非银行信息。非银行信息指的就是个人参保和缴费信息、住房公积金信息、养路费、电信用户缴费等。这些信息确实潜在地影响到个人在银行的借贷行为。
大学生与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一种资助,也是商业银行发放的一种信用贷款。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个人征信系统)正式运行后,为每一位贷款学生建立了信用档案,如实记录学生的借、还款等信息,通过制度约束提高了广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促使其诚实守信、按约还贷;通过制度创新帮助商业银行更有效地防范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保障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实施。
大学生中有许多由于家庭的因素,对于学费的承担存在着一定支程度上难以完整的支付,因而就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来帮助其能顺利完成学业。然而,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更多更高学历学生的增多,大学生的就业程度难度在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始终存产在。因而就建立了大学生个人征信系统。
大学生个人征信系统对大学生诚信支付国家贷款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征信宣传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所谓诚信,即诚实与守信,她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也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为我们中华民族世代所信奉。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即诚实,就是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即守信,就是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对学生诚信品德形成的影响以及教育内外部原因的影响等,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变得匮乏,曾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因而大学生还款存在的违约情况却往往让学校和银行处于尴尬境地,这是大学生诚信素质低劣的表现。有的是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还款能力受到了限制,自身收入水平低,甚至连生活都无法保证,对其的贷款处于置之不理的状态。贷款违约情况将记录在个人征信系统中,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影响,从而加强了大学生的还款意识。有案例如下:学生贾某于2004年在中行某支行申请了一笔6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该学生于2005年毕业。毕业前夕,中行到该生就读大学进行了个人征信知识的宣传,使该生了解到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性。该生毕业后工作虽不理想,但为避免出现不良信用记录,仍坚持拿出一半的工资还款。
二是征信系统发挥威慑功能,督促有能力还贷而不还者,主动还贷。2002年,。2004年毕业后一直拖欠贷款,对该支行的多次催收及法律诉讼置之不理。近日,王某由于工作关系需要申办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