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矛盾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矛盾论》读书笔记
《矛盾论》读书笔记
莫靖新
《矛盾论》是继《实践论》之后,为着同一目的,即主要为着反对党内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矛盾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时性是相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还表现在矛盾同一性的暂时性、变动性,即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不是永恒的,而是暂时的、课变动的。当唯物辩证法说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时候,这是指矛盾同一性的具体性、特殊性、个性。任何具体的矛盾,其矛盾双方的具体的同一都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可变动的。如果就同一性的抽象意义而言,即仅顾及这些矛盾和矛盾的不同过程中的同一性的具体条件、具体差别,那么,也可以说这种同一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那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属性,二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时,没有统一性也不会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也是矛盾的相对绝对、个性共性的关系,‚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四)事物矛盾各方面既相对立又相统一,既相斗争又相同一的这种矛盾情形,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同时,每一事物和事物的每一发展阶段以及事物矛盾的每一方面在矛盾关系中的具体链接又各有其特殊性。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问题。《矛盾论》以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矛盾的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及其相互联结。
5
矛盾的普遍性或共性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已成为各门科学研究所证明。为了进一步说明矛盾的这种普遍性,《矛盾论》提出和分析了差异的问题,提出了‚差异就是矛盾‛的著名命题。不能把任意的一种差异都说成是矛盾。《矛盾论》所说的差异,是指事物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矛盾。矛盾只有差别性的问题(即在事物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矛盾的情形有所不同),而没有有无的问题。这就有力地反对了否认矛盾普遍性的形而上学思想。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一矛盾普遍性、绝对性的思想,要求人们善于去发现和分析事物的矛盾运动,而不要否认和回避事物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有种种的表现。‚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都带有特殊性。
《矛盾论》指出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意义。第一,只有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分不同的事物,因为特殊的矛盾是不同事物得以区别的特殊的本质。第二,只有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区分科学研究领域,因为每一科学研究领域都把自己研究的特殊的矛盾作为自己区别于另一科学的特殊对象。第三,只有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识认识运动的秩序。认识运动的秩序表现为两个过程的循环往复:
6
‚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第四,只有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做到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第五,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可以克服研究问题中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第六,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可以指导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出不同质的阶段。‚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怎样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特性。它们的联结表现在:第一,普遍性存在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没有特殊性即五普遍性,当然,没有普遍性也无所谓特殊性。第二,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即是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矛盾的特殊性即是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关系。毛泽东指出:‚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7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概括了全部矛盾问题的根本道理。不仅事物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联结的道理,是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而且矛盾各方的斗争性、同一性及其相互联结的道理,也就是皮鞭特殊、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