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6
文档名称: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pt

格式:ppt   大小:731KB   页数:6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pt

上传人:核辐射 2022/7/30 文件大小:7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影响心原性休克发生的因素
心肌收缩力减弱
大范围心肌坏死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
功能变化、指导治疗及监测疗效
监测指标
动脉血压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心排血量及心脏指数(CI)
漂浮导管血液动力学监测适应症
心原性休克或进行性低血压
严重或进行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
可疑机械并发症(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或心包填塞)
低血压而无肺淤血、扩容治疗无效
血液动力学监测
心原性休克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
PCWP >18-20mmHg
CI < · min-1 · m-2
SBP <90mmHg
AMI-心原性休克诊断标准
1.严重持续低血压
收缩压<90mmHg
舒张压<60mmHg
或平均动脉压较基础值下降30%以上
AMI-心原性休克诊断标准
2. 周围循环衰竭及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的表现
精神状态改变:烦躁、表情淡漠或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肢端末梢发绀
脉搏快而细
尿量 20ml/h或 400 ml/d
呼吸浅促
AMI-心原性休克诊断标准

动脉压监测:收缩压(SBP)  90mmHg
心脏指数(CI) · min-1 · m-2
肺动脉楔压(PCWP) 18-20mmHg
左室舒张末压(LVEDP) 20mmHg
AMI-心原性休克诊断标准
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血压下降
如严重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呕吐、进饮少、利尿甚)、代谢性酸中毒、剧烈疼痛、应用抑制心肌的药物、过敏、感染、出血性休克等
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右室收缩功能不全,致左室充盈压不足,搏出量降低
血流动力学异常或影像改变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 mmHg
心脏指数(CI)≤ L· min-1 · m-2
X线胸片肺野清晰,无肺淤血的影像学改变
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
临床表现
右心功能不全:颈静脉怒张, Kussmaul征阳性(深吸气时颈静脉怒张)
心原性休克表现
无呼吸困难,肺内无啰音
心电图
右胸导联ST段抬高
AMI-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包括:
一般处理
抗栓治疗
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尽快施行血运重建术,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
采用机械装置辅助循环,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等
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
治疗并发症、防治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DIC、继发性感染等
右室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不同于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引起心原性休克
主要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
尽早再灌注治疗
维持右心室前负荷(补液)、降低右室后负荷,
避免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ACEI/ARB和硝酸脂类)
维持右室同步化,纠正心律失常
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PCWP调节补液量和速度
如补液1000-2000ml血压仍不回升,可适当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物
AMI-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⒈绝对卧床,尽快进行心电、呼吸、尿量、体温、血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⒉止痛:吗啡3-5mg静脉注射或杜冷丁50~100mg,肌注必要时2~4 h后再重复,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者禁用
⒊吸氧:一般应用鼻管、面罩吸氧,如氧分压<50mmHg,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氧分压在70-120mmHg,氧浓度一般40%,不宜长时间﹥60%
AMI-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
⒋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组织灌注不良引起,PH< 可抑制心肌收缩,应用5%碳酸氢钠纠正
呼吸性酸中毒:与过度换气或呼吸机通气量过大有关,可用镇静剂或调整呼吸机通气量
⒌纠正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都可使心排血量显著减少,加重休克,应积极用药物、电复律或临时起搏纠正
AMI-心原性休克的治疗
(二) 抗栓治疗
①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300mg负荷,100-300mg/日
氯比格雷 300mg-600mg负荷,75mg/日
替卡格雷
普拉格雷
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
② 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Ⅹa因子抑制剂
AMI-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三)扩容疗法
(1)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