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儿黄疸2
Rh溶血病
ABO溶血病
不合血型
母亲
Rh(—)、 ee、 cc
O
新生儿
Rh(+)、抗E、抗C
A或B
临床表现
第一胎发病率
5%
40%~50%
以后妊娠可
新生儿黄疸2
Rh溶血病
ABO溶血病
不合血型
母亲
Rh(—)、 ee、 cc
O
新生儿
Rh(+)、抗E、抗C
A或B
临床表现
第一胎发病率
5%
40%~50%
以后妊娠可能的严重性
与胎俱增
不一定
死胎和/或水肿
常见
少见
严重贫血
常见
少见
黄疸程度
+++
+
肝脾肿大
+++
+
检验
直接Coombs(新生儿)
+
(+)或(—)
抗体释放试验
+
+
游离抗体
+
(+)或(—)
治疗
出生前处理
要
不要
换血
大多数要
极少数要
晚期贫血
常见
少见
Rh溶血病与ABO溶血病的比较
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
⑴性联不完全显性遗传,常有家族史。
⑵男性多见:7~14∶1
⑶黄疸中度到重度,伴有其它溶血症状、体征。
⑷生后24~48h出现,严重<24h,最晚>2周。
⑸感染、药物诱发。
⑹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测定:>
~
<
红细胞Heinz小体和G-6-PD活性。
血管外溶血
头颅血肿、颅内出血、肝脾破裂
母乳性黄疸(breast-feeding jaundice)
⑴早发性:2~4天出现;晚发性:7~10天出现
⑵2~3周高峰,持续时间3~12周
⑶胆红素:15~25mg/dl
⑷停服母乳48h,↓50%,6~9天正常。
⑸如再服母乳,胆红素↑2~3 mg/dl。
⑹患儿一般情况好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高
新生儿肝炎
病因:Torch感染
Toxoplasmosis Rubella Cytomegalovirus
Herpesvirus Others
黄疸起病缓慢,病程4个月或数年。
早期未结合胆红素为主,晚期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肝脾肿大,肝功能受损。
大便颜色改变。
与先天性胆道闭锁鉴别。
新生儿败血症
RBC破坏↑
肝细胞内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性↓
肝细胞破坏↑
诊断、鉴别诊断
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
脐血<; <24h:<6mg/dl;
48h:<; 72h:<12mg/dl。
结合 or 未结合胆红素↑
确定病因
早 期:溶血性、围生期因素、感染、母乳性
迟发性:感染、母乳性
病 史:围产期病史、喂养史、家族史、用药史。
检 测:Hb、网织红计数、母子血型、溶血三项
(Coombs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
血培养、尿培养、急相蛋白
IgM、抗CMV-IgG、IgM、GPT等。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Kernicterus)
影响因素:
血清胆红素浓度:18~20mg/dl为临界浓度
低蛋白血症
PH↓:,1克分子白蛋白联结2克分子胆红素
,
,白蛋白与胆红素完全分离。
血脑屏障:胎龄、生后日龄、出生体重、感染、窒息、
缺氧。
某些和胆红素竞争与白蛋白结合位点的阴离子:脂肪酸、
磺胺、安定、先锋霉素等。
临床表现
早产儿多见
警告期:持续12~24h
肌张力↓、嗜睡、吸吮反射消失
痉挛期:12~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