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案例教学心理学论文
5
1教学对象与方法
1.1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由老师指导、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将全体同学随机分组,将74名同学分为9组,每组8-9人。每组争辩案例,并推选1位同学做主题汇报,1
案例教学心理学论文
5
1教学对象与方法
1.1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由老师指导、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将全体同学随机分组,将74名同学分为9组,每组8-9人。每组争辩案例,并推选1位同学做主题汇报,每组其他同学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报告预备与补充。全体学员在主题汇报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发言,最终老师进行总结与拓展。预备阶段:老师提前2周时间将布置研讨任务、主题及要求分发给各小组,要求小组依据任务支配及要求研讨内容,组织汇报研讨内容。推选1位同学做主题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资料收集、PPT制作、报告预备与补充。实施阶段:以“培育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力气”为宗旨,老师引导同学进行主动建构和学习。老师导课和提出学习目标。老师首先用简洁扼要、生动好玩的方式进行导课,指出新学问点及其与老学问的连接之处,提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及同学需要把握、生疏的学问点,使同学对该教学内容具有整体系统的熟识。然后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及每个小组需争辩的问题。之后学员进行分组争辩。小组争辩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即回答本案例争辩的全部问题,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最终补充。在此过程中,老师起引导作用,即倾听、辅导和启发,不时提出争辩过程中的问题,调整课堂气氛,激发人人参与的热忱,使争辩更喧闹、深化。最终,老师进行小结和综合性问题探究争辩。老师依据本次课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对争辩过程中争论比较多的内容予以点评,并对每组同学所供应的解释加以综合分析整理,最终给出精确的结论,使同学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学问。结合“心理-社会-生理”医学模式,以检验同学学习效果及利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最终,针对各组的汇报发言状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1.2教学效果
评价方法与统计同学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以组织设计、研讨实施、研讨效果等为指标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的每项均按5点量表计分:不好为1分,不太好2分,一般3分,较好4分,好5分。在教学结束后向同学分发。应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课程结束后,为了解同学对此教学方式的评价,向同学分发问卷调查表74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结果发觉,大部分同学认为研讨式教学法形式不仅设计较好、理论先进,而且内容紧扣主题、规律性强、结构合理、条例清晰。接受这种形式既新颖又联系实际的教学法进行学习,课程生动好玩、具有吸引力与趣味性、可操作性强,故而同学能够乐观参与。同时,在研讨的过程中,同学通过乐观相互沟通,能够获得启迪,学会应用心理学学问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因此,通过研讨式教学法使课堂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同学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3争辩
案例教学法已在许多院校和多种课程中广泛使用。它能转变老师教学和争论的观念,激发学员学习爱好,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的原则,有利于调动老师教学和争论的乐观性。其次,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员为主体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参与乐观性。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