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疫苗概论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236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疫苗概论课件.ppt

上传人:gxngqvk 2022/7/30 文件大小:1.2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疫苗概论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疫苗基础与应用
2010
第1页,共78页。
第一章 疫苗概论
第2页,共78页。
疫苗与药物的不同点
病人
健康人群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
治疗性疫苗。
第18页,共78页。
三、疫苗的基本成分、性质和特征
1. 疫苗的基本成分
抗原
佐剂
防腐剂
稳定剂
灭活剂
缓冲液、盐类等非活性成分
第19页,共78页。
(1)抗原: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
基本条件
异物性
一定的理化特性
特异性
灭活病毒或细菌
活病毒或细菌/减毒株
病毒或菌体提纯物
有效蛋白成分
类***
细菌多糖
合成多肽
DNA

第20页,共78页。
(2) 佐 剂
理想的佐剂:
增强抗原免疫应答
无毒、安全
在非冷藏条件下保持稳定
铝佐剂
油制佐剂(弗氏完全佐剂和弗氏不完全佐剂)
动物试验
作用机制
改变抗原的物理形状,延长抗原在机体内保留时间;
刺激单核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提呈能力;
刺激淋巴细胞分化,增加扩大免疫应答能力。
第21页,共78页。
(3)防腐剂
目的: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
大多数的灭活疫苗都使用防腐剂
%~%硫柳***
2-苯氧乙醇
***仿
硫柳***
副作用:
接触性皮炎、变应性结膜炎、耳毒性
第22页,共78页。
(4) 稳定剂
保证作为抗原的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存活,并保持免疫原性;
冻干疫苗中常用的乳糖、明胶、山梨醇等。
第23页,共78页。
(5)灭活剂
灭活病毒或细菌抗原的方法
物理方法(如加热、紫外线照射等)
化学方法(***、酚、甲醛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有一定毒害作用,因此在灭活抗原后必须及时从疫苗中除去,并经严格检定以保证疫苗的安全性。
第24页,共78页。
(6)缓冲液、盐类
缓冲液的种类、盐类的含量都可影响疫苗的效力、纯度和安全性,因此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第25页,共78页。
2. 疫苗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免疫原性
安全性
稳定性
第26页,共78页。
(1)免疫原性
①抗原的强弱、大小和稳定性
抗原分子量过小,易被体内分解、过滤,均不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
②抗原的理化性质
颗粒型抗原、不可溶性抗原
蛋白质
多糖
类脂
免疫原性
第27页,共78页。
(2)安全性
接种后的全身和局部反应
接种引起免疫应答的安全程度
人群接种后引起的疫苗株散播情况等
第28页,共78页。
(3)稳定性
经过一定时间的疫苗贮存
经过一定时间冷链运输过程
疫苗仍能保持其有效的生物活性
第29页,共78页。
四、 疫苗制备的基本过程、质量检定 及生产的质量管理
1. 疫苗制备的基本过程
经典疫苗的制备: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或细胞进行菌、毒株大量繁殖
收集培养物,提纯
半成品检定
稀释,分装
成品检定。
新型疫苗的制备:方法更加多样化。
第30页,共78页。
2. 疫苗的质量检定
理化检定
安全检定
效力检定
稳定性检定
第31页,共78页。
(1)理化检定
通过物理或化学分析手段进行疫苗有效成分及杂质的检测。
《中国生物制品化学检定规程》(2000年版)
物理性状检查
蛋白含量测定
纯度测定
防腐剂含量测定
吸附剂含量测定
可能有害物的检测等
第32页,共78页。
(2)安全检定
对象:
疫苗成品
半成品
制备疫苗所用的菌种、毒种等
一般性安全检查
无菌试验
热原试验(即细菌内***)
灭菌、灭活和减毒情况检查
外源因子检查
过敏性物质检查等
用动物进行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等。
第33页,共78页。
(3)效力检定
检测疫苗的有效性
动物试验
活菌数测定
病毒滴度测定
抗***和类***单位测定
小鼠半数有效量
动物保护力试验
血清学试验等
第34页,共78页。
(4)稳定性检定:衡量疫苗质量
长期稳定性
在疫苗的实际保存温度下存放一定时间之后,察其真实稳定性, 并确定保存期。
加速稳定性试验
让疫苗在较高温度下(一般为37℃)一定时间,考察疫苗在较高温度时的稳定性。
第35页,共78页。
3 . 疫苗生产的质量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 GMP)
人员----实施GMP的保证;
厂房设施、设备和原材料--实施GMP的基本条件;
管理制度和要求、记录等。
第36页,共78页。
第二节 疫苗的应用、发展及其评价
第37页,共78页。
一、细菌性疫苗
霍乱:
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由革兰氏阴性的霍乱弧菌引起
发病特征:水样腹泻,迅速造成脱水,严重者可造成血容量减少性休克和酸中毒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