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培训心得.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培训心得.docx

上传人:df158687 2022/7/3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培训心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培训心得
基于数学课堂有效开放的追寻与思考
--------江苏名师赵光礼
2014年5月21日在兴庆区回民二小有幸聆听了来自江苏名师赵光礼的一节观摩课《分数的意义》及他以这节课为例做的一堂精彩的讲座。讲座中赵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诠释了数培训心得
基于数学课堂有效开放的追寻与思考
--------江苏名师赵光礼
2014年5月21日在兴庆区回民二小有幸聆听了来自江苏名师赵光礼的一节观摩课《分数的意义》及他以这节课为例做的一堂精彩的讲座。讲座中赵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诠释了数学课堂的有效开放性。
一、学****材料:不一定要“绚丽多姿”,但应该有“数学内涵” 现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和生活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和联结。数学教材已经从文本上实现了生活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常常将生活化的材料引入课堂。数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学生学****数学就应学会数学地思考。但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因此,我们必须合理选择生活化材料,处理好生活经验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二、 活动教学:不一定要“热热闹闹”,但应该有“静思默想”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里所指的“数学活动”应该是指数学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等实践和思维活动,而不是单纯有肢体活动。可是部分教师把这句话片面地理解成“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甚至认为数学课上活动越多越好。将“数学活动”等同于“一般的活动”,片面追求课堂的“活动化”是当前值得注意的又一个问题,也是许多数学课堂“静”不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这些课堂上,学生忙忙碌碌,或动手操作,或合作交流,或画或跳,甚是热闹,甚至连做一组题也要活动一番(这种情形尤见于低年级的课堂)。而唯独缺少
“独立思考”与“静心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三、自主探究:不一定要“一帆风顺”,但应该有“一波三折”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方式之一。从理论上讲,既然是自主探究,就意味着学生将面临挫折与失败,有可能花费了时间而结果却一无所获。但事实上,现在数学课堂上的“自主探究”是无往不胜的,无论是公式的获得,还是计算方法的获得,学生总是一帆风顺,整个过程简约而高效。对此,有学者提出:“既然是‘自主探究’,课堂能否体现一点挫折?”正如一位专家所言:“现在的小学生并不缺乏愉快的体验,他们缺的是‘经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体验,缺的是‘遇到困难,克服困难’的体验,缺的是‘并不总是成功’的体验。”经历一点挫折,有时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 非预设生成:不一定要“避实就虚”,但应该有“一双慧眼”
课堂生成一方面确实是存在着节外生枝旁逸斜出的问题,但反过来想它可能就是枝外生花疏影横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灵心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