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摩于两乳中间,名曰乳溪,揉摩至百至千,则胸间火热,惟觉气
闷,且有板木之景之象,其血生始旺,法惟以意退人心后脊前、
分注两肾。若如男子,一直从心降腹,艮有血崩之虞。今君所述,
乃气也,气升于脑,返化为液,斯已奇矣。既已化液,则直下下
田何碍?而必欲如女子降至绛阈,退而后达,由两肾转上脐轮,
方始化羔——斯理未明。况黑与气一物也,性皆属火,不过有先
天后天之名耳:今闻君论,疑窦四开,莫白塞焉,愿为开示。
答曰:善哉斯问,君真可称善疑者矣。我所言半闻诸师、
半得诸书者,今为略述其概也可。
男子之阳在腹,女子之阳在背,此乃天地自然不易之理,
我之所言阴精者,其形似精而非精,乃饮食所化之液,未经化血,流滞于百络之间乃成痰类一停滞中焦则成饮证,流注膀肤则成滑
液。我之一身三百骨节之缝、八万四千毫窍之内,不乏此品盘踞
期间,外邪乘隙入与此品朋比为好,为害非细。今因我真羔周烘,
斯物融活,随气护羔流注下田,其性阴寒,故其流往也机趣惟凉。
然使积而不之化,则又必化火而出,世人认为流火症亦此品也。
故凡我于坐际,每逢真羔流行,则觉有飕飕凉气自内而出,亦此
品化而出之功效也。故我于此品流注下田之候,须必大加真火以
嫩之(此皆至要诀也),则此品成如云气然,随夫真羔由后上升
达至巅顶;一聚一凝便成真液,如雨如露由鼻孔处滴下口际:此
凡甘露也),润至绛宫(到此须存多存一存\又得心火一烘,便
化成血。故须从心后脊前分降两肾,一经锻炼,随羔注脐,又经
大炼,斯可成羔,此是一定之气化,不分男女者也。
夫人孰不饮食,则饮食所化之液无日不有,苟昧白心一炼
之诀,鲜不因而致病,是以十人九多痰。修持者每悡遗泄,世人
不悟,委之有念、或委之心肾不交、或委之兊化不济,皆非也。
是皆不知从心一存其气,则其津液横流、积化成痰、流注下出;
故有强而涩之,变成外症,収为疽毒,是又化火而出也。其流弊也,握収难数,我故详为申说之。
若夫所谓真精者,浑而体之则有,握而取之则无。至如交
感之精,尚是气化之物,故有形色焉;而其来自内,故能生育焉。
若此饮食之液,其来自外,不经心炼,血尚未化,不过形似精耳,
焉能生育?原非至宝,偶而遗泄,亦何足恨,因而忧郁焉,烦燥
焉,不亦惑乎!与其服药以涩之,不如如我言而炼之,此之谓釜
底抽薪。我于此节津津言之者,以此一品虽是凡物,如法一炼便
成阴气,到脑降心便可化血,已是宝物,再降至肾,升炼于脐,
得土一和,逐与真羔无二无别,居然至宝云尔。
先天为阳,后天为阴,我辈修持,无非炼阴还阳之道。其
诀不外乎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其所以必造夫
忘字境者,以所聚之精之气之神,皆得咸属先天,始为无弊。况
所重在身常受炼,其用惟火,火足则昌、火衰则败,不忘则不聚,
能忘火乃足,是乃修真之至要诀也。
问曰:某闻之,心有三,何谓也?
答曰:然。曰天心、曰地心、曰人心,其实惟一。经不云乎“心为神明之府,变化之道由焉。”盖人一身咸秉心气而行而
止者,犹鱼之处夫水也。古人云:“一身之实处,地也;一身之
虚处,天也;屈之伸之、语言视听,人也。”又曰:“天之心居
脑,地之心居腹,人之心居绛宫。绛宫之心块然,而虚灵不昧,
是一物而含三有焉。”盖其居脑居腹之心无形无质,乃即块然居
中形如垂莲者之灵、之羔,之上透下注而诚存者也,我故曰其实
惟一。意者,心之所収也。,心,无声臭者,念动而収,是名曰
意。念也者,今心之谓,犹曰即心是也。意也者,心之音也,谓
其念头已収动也。吕祖有言曰:“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止亦
徒然。”又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轻云子曰:“念头未
离腔子里,除之大易;放而出之,除便稍难矣。”故古有曰:“念
起即除,神仙许汝”。
问曰:修仙之秘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