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塞腰鼓(省优质课设计)
一。导入:上课!首先,请几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谁来?
生1:绝活
生2:天下第一鼓
生3:两千多年的历史
生4:赫赫有名的舞蹈
想不想看看这个赫赫有名的舞蹈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安塞腰鼓的舞蹈,请同学们欣赏。
师:瞧,安塞腰鼓表演起来还真是有股狠劲!听了真让人带劲!看了真让人鼓劲!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走进黄土高原作家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共同去领略文中那磅礴的气势,和深邃隽永的意蕴吧!(板书课题)
二。请同学们结合画面听录音范读课文,可以小声的跟读。来感受文章的气势和情感。
1。师:谁能简单说说你看了之后的感受?
学生发言。
2。师:今天我们确立这样三个活动目标:屏幕显示。
三。活动一:自选形式读出文中情
1。师: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几个人合作,读出文中的气势,读出文中的情感。
2。学生读。师:读的怎样? 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吗?
3。这么美的文章,老师也想读一读。我喜欢第七段。师范读。
4。学生齐读屏幕上的示例段落。
四。活动二:合作探究品出文中美
A. “安塞腰鼓”的美,美在_______
B. 《安塞腰鼓》的美,美在_______
1。师:读的不够,看来理解的还不到位。让我们在理解美点中再来指导我们的朗读。看屏幕:这两个安塞腰鼓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
2。学生开始批注讨论。
3。师:A和B你可以任选一个来说。学生发言。
生1:排比……师:你能给大家读读这一段吗? 还有排比吗?
生2:读自选的排比段。师:还有其他的修辞吗?
师:你刚才说到短句,哪里有短句啊?学生发言。
师:A当中大家有没有看到美点呢?生发言。
4。美点我们赏析了,我们再来读一遍。
5。师:还有什么疑点和困惑吗?谁来说一说?生:那么一股劲,哪一股劲,这一股劲是什么?
:深入思考领悟鼓中蕴
师:这仅仅是赞美安塞腰鼓吗?请用这样一种句式来说说。
六。师: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陕北汉子!其实,文章的风格也像一个激情四射的陕北汉子,修辞和短句正是他有力的臂膀,使它的情感和气势如虎添翼。正如作家刘成章自己说的:(对联)我们不仅要做腰鼓的欣赏者,我们更要做在人生旅途上的敲鼓人。那我们的鼓在哪里呢?鼓在我们的心中。在人生的旅途中,在追寻中,我们敲响它,可以涌起前进的动力。在逆境中,我们敲响它,可以鼓起奋进的勇气。在成功中,我们敲响它,一定能再创辉煌。让我们忘情的没命的发狠的敲响这鼓声吧,让我们有节奏的敲击桌子,作为我们人生的鼓点吧,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灿烂!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带领下,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投影“安塞腰鼓简介”)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表演,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着陕北高原农民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1986年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 —— 大奖。1995年陕西省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
      师:请大家看注解①,课文发表于1986年,正是安塞腰鼓获得大奖的那年。同学们看过安塞腰鼓表演吗?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它那独特的氛围——(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短片)
      师:感觉怎么样?
      生1:气势磅礴。
      生2:震撼人心。
      生3:惊心动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安塞腰鼓艺术形象。
      师:我们来朗读课文。开头和结尾留给老师,课文的主体部分第7-27节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注意特别要读出安塞腰鼓表演时的气势:节奏要明快,声音要洪亮。一起来做一下准备活动:抬头,挺胸,运气,大声喊——“嗨!-嗨嗨!”
      (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它每出现一次,又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
      生1:我觉得第1次出现主要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时壮阔、火烈的场面。
      生2:第2次出现是在赞美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沉重的响声。
      生3:第3次出现是赞美充满力量的动作和舞姿。
      生4:第4次出现是赞美安塞腰鼓表演能激起人们丰富的想像。
      师:看来同学们已初步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形象,它场面壮阔,鼓声沉重,动作有力,高潮迭起,确实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从根本上说,安塞腰鼓好在它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股劲,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因此它是“生命之劲”(板书)。
      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