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震来了怎么办》教学设计
凫城镇中心小学林丽芳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九课37—4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地震发生前兆等知识,明确地震等知识,明确地震的危害;提高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
、学校等公共场所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震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在家庭、学校等公共场所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防震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地震的图文资料;地震发生时正确自救、自护或逃生的方法图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关于地震的资料。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这是个我们全的地方-四川汶川,请看屏幕。
2播放课件。
教师解说:
这儿群山环抱,翠绿覆盖,处处盛开着奇花异草,涧水纵横、云雾缠绕,栖息着异兽珍禽。这儿是羌绣之乡,也是大熊猫的故乡,可是,在2008年5月12日,一场可怕地大地震,转眼间把这个人间天堂变成了一片废墟。不光汶川,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市的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
,看到这里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谈感受。
:地震带来的危害太大了,因此,我们要学习一些地震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第9课地震来了怎么办?(板书课题)齐读
二、引导学生质疑,确定本课的中心问题
师:确实,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关于地震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地震是怎样回事?地震前兆?预防?避震?自救?……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依次来研究这些问题。
三、整理汇报资料,了解阵前预兆。
?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前兆呢? 课前我们已经根据兴趣进行了分组并搜集了不少资料,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仔细阅读相关资料,把你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看哪个组学的最认真,交流的最充分,汇报最精彩。
,交流。
,补充。
预设:(1)我们小组研究的是: 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
课件出示:地震就是地球内部突然运动,引起地球表面的振动,他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平均
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人们感受到的约5万次,造成破坏的约1000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约18次。
(2)我们研究的是地震前兆-地下水的异常。课件出示:
(3)我们研究的是地震前兆-动物的异常。课件出示:
(4)我们主要找了些民间谚语,我给大家读一读。谁来补充
师:记住这些谚语,对我们观察地震会有很大帮助,印象会更深刻。
,但是,有些现象并不一定都是地震的前兆,因此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做出马上发生会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楚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地震部门或政府部门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四、我们应做好哪些防震准备以预防不测呢?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警示,但是灾难又是无情的,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