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40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docx

上传人:niupai21 2022/7/31 文件大小:1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课程设计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0244112 姓名:
学号:
前言
课程设计是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 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的积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由于两区楼层差别较大、故采用分区供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政用水量不计,为零。……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网水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消防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泵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 截流式合流制管网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流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原始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雨水设计流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污水设计流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流制管道水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
三亚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二、 原始资料
1、 城市总平面图1张,比例为1:10000 。
2、 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平均楼层和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
分区
人口密度 (人/公顷)
平均楼层
给排水设备
淋浴设备
集中热 水供应
I
320
8
+
+
+
II
350
4
+
+
+
III
3、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 A工厂,日用水量7000吨/天,最大班用水量:3000吨/班,工人总数3000
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1200人,其中热车间占30 %,使用淋浴者占 80_%;—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20 %。
2) B工厂,日用水量5500吨/天,最大班用水量:2000吨/班,工人总数5000
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颁人,热车间占30 %,使用淋浴者占 90 %;
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 10 %。
3) 火车站用水量为 15 L/so
4、 城市土质种类为粘土,地下水位深度为 7 米。
5、 城市河流水位:最高水位:59米,最低水位:50米,常水位: 55米。
三、 课程设计内容: — —
1、 城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1) 城市给水管网定线(包括方案定性比较);
2) 用水量计算,管网水力计算;
3) 清水池、水塔容积计算、水泵扬程计算
4) 管网校核;(三种校核人选一种)
5) 绘图(平面图、等水压线图)
2、 城市排水管网初步设计。
1) 排水体制选择
2) 城市排水管网定线的说明;
3) 设计流量计算;
4) 污水控制分支管及总干管的水力计算;
5) 任选1条雨水管路的水力计算(若体制为分流制);
6) 绘图(平面图、纵剖面图)
四、 设计参考资料
1、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或《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5册
2、 《给排水管道系统》教材
五、 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中英文前言、目录、设计计算的过程、总结)
2、 城市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1张,比例尺为1:10000(1号图);
3、 给水管网等水压线图1张(3号图);
4、 污水总干管纵剖面图1张(由指导教师指定某一段,长度大约1000米左右)
(3号图);
六、要求
1、按正常上课严格考勤;
2、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楚,书写端正,无错别字;图纸线条、符号、字体符 合专业制图规范);
3、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七、其他:
1、设计时间: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15、16周 12月16号-12月28号)
2、上交设计成果时间: 16周周五下午
3、设计指导教师:谭水成 、张奎、宋丰明、刘萍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给水管网布置及水厂选址
该城市有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河流,可以作为生活饮用 水水源。该城市的地势比较平坦没有太大的起伏变化。城市的街区分布比较均匀, 城市中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因而采用统一的给水系统。城市给水管网 的布置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等。考 虑要点有以下:
定线时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 一致。干管的间距一般采用500m—800m。
2•循水流方向,以最短的距离布置一条或数条干管,干管位置从用水量较大 的街区通过。
干管尽量靠近大用户,减少分配管的长度。
3•干管按照规划道路定线,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通过,尽量少穿 越铁路。减小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