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47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zongzong 2022/7/31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相识时间教学反思1
《相识时间》教学反思《相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学期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正确读、写时针和分针指在各数字上所表示的时刻,大格,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一小时。”
“老师,我还发觉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这样整个钟面就有60个小格。每个小格就是1分钟。”










“我妈妈告知我说1小时是60分钟。”
接下来我又出示了一个钟面,钟面外面标示的时间不全,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视察,发觉了什么?应当如何填!同学们通过视察很快的说出了,各个小括号里应当填什么,我又让他们细致的考虑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自己为什么这样填!“因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又有五个小格,我发觉每个小括号都是标在对应的数字外面的,所以我用5个5个数的方法,就填出来了!”
在知道了分针每走一大格是5分钟后,我和同学们做了相应的巩固练习。然后我又利用钟面示意图引导着学生说出了,分针每走一圈,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也就是说,分针走了60分,时针正好走了一小时,由此引出了——1小时=60分。
本节课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不是很好玩味性,部分同学没能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2、在教学1小时=60分的时候,过程有些单调冗长。先利用书上的图,引导着学生视察,时针和分针在一个小时中的改变,然后再通过视察钟面示意图来说出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也就是1小时。此过程可以将视察书中的图省略掉,干脆让学生视察钟面示意图,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清时针和分针的走动过程,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驾驭了学问。










3、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留意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完教具后立刻整理好,以防在后面的讲课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的摆布面前的教具而不能仔细的听课。
相识时间教学反思3
前天听了我校荆睿老师的数学课,感受颇深,荆睿老师是我校今年新进的数学老师,他高高的个子,帅帅的,是一位充溢朝气与活力的阳光男孩,荆老师的汇报课讲的是《相识时间》,整节课,他不紧不慢,脸上始终面带微笑,从其课堂上可以看出荆老师是一位性格温柔、亲和力极强的老师。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
1、借助课件教学,能把抽象的时间教学变的直观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2、学生课前打算比较充分。学生打算的有自己动手制作的小钟表,我看到有许多学生制作的小钟表形式多样,很美丽,借助于制作的学具,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主动性将会更大。
当然由于荆老师教学阅历不足,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特提出以下几点,共同学习:
1、数学课上师生互动特殊重要,本节课师生互动很少,或者说学生不理解老师说话的意思,不知道该干什么,常常出现启而不发、没有响应的尴尬局面。










2、数学老师的课堂语言除了逻辑性、严密性更要通俗易懂性,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说的太深邃、学生听不懂,说的既精确又浅显易懂是我们数学老师应当思索的问题。
3、老师提问学生时应适时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这将会使学生得到极大的满意感,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信任今后荆老师在师傅的带领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识时间》这一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相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相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相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使学生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