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农村“留守儿童”.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留守儿童”.doc

上传人:晴雯 2022/7/3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留守儿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留守儿童”
邬璐佳 姚玉玲摘 要: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促使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受到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我国对农村的发展相关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是分布地区为四川、湖南、安徽、江西、广西、甘肃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据可靠资料统计显示,上述地区的留守儿童分别占我国儿童总数的19%、%、%、8%、12%和13%[2]。
目前,我国所统计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比例均是由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依照他们所研究的区域存在的留守儿童数量和农村儿童总数而估算出来的,与实际人口普查所得出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出入。截止至2012年底,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6200万人,%,其中未满14周岁的儿童数量约为4400万人。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政策原因等几个方面的原因,现详细分析如下。

在我国,农村家庭占有大部分比例,且这类家庭的经济收入与城市家庭相比明显更低,加上部分山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原因导致庄稼收成不好,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离开原籍而进入各大中型城市务工,以提高家庭收入,改善家庭条件。在这些农民工当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将子女留在原籍,从而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现象。

就现阶段而言,国家虽然是执行了“效率优先,公平兼顾”的原则,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关注程度和经济投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原则的执行造成了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和发展差距大的现状,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程度还远远不够,农民工虽然大规模涌入城市务工,但是却没有城市人口的身份,由于这些不公平待遇而导致这类人群无法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照看,只能在原籍留守。

社会保障的水平是社会中的成员的根本保障和需求,由于城乡社保的差距和不公平,导致农民工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因此这类群体只有寻求其他途径以解决生活收支平衡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
四、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我国现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在对城市和农村的保障力度与支持方面并不平衡,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市中施行的社会保障明显优于农村的社保水平。此外,我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制度仍欠完善。

我国有将近半数的人口属于农村户口,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水平方面虽然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对农村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远远不足,部分农村中的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从而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无法得到保证。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下,这些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相对于城镇来说明显落后,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监护人的关爱和监管,最终导致了这类人群患病率增加的现状。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第一监护人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