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在硬座车厢的诗人们.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硬座车厢的诗人们.doc

上传人:黛玉文档 2022/7/3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硬座车厢的诗人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硬座车厢的诗人们
子 川 “一群人远离目的地/与夜晚相邻”,许正伟的这两句诗,让我想起昆山的一帮诗友。现实生活中,写诗是一种务虚,在今天这样一个注重实用、功利的大的社会环境,写诗有时会让人远离生活中的具体目标。生活目标到底是什在硬座车厢的诗人们
子 川 “一群人远离目的地/与夜晚相邻”,许正伟的这两句诗,让我想起昆山的一帮诗友。现实生活中,写诗是一种务虚,在今天这样一个注重实用、功利的大的社会环境,写诗有时会让人远离生活中的具体目标。生活目标到底是什么?各人有不同,不过,大体与社会价值取向趋同。唐朝如果不是以诗取士,封建时代如果不是“万般皆下品”,书会不会还有那么多人去读?诗会不会还有那么多人去写?这疑问在心头一闪,没有去深想,毕竟历史不能假设。今天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什么?可以有很多的描述,一句两句说不清楚。网络上有“五子登科”的说法,记不全,反正有:“票子”、“房子”、“车子”这样一些内容,没有诗。借用许正伟的《在硬座车厢》,如果一定要用交通工具来打比方,假如社会层面确有专机、专驾或头等舱、软席等不同的位置与配置,当下诗人的恰当位置大约在硬座车厢。
说到车厢,很自然就会想到雨林,他干铁路工作就干了18年,曾在一个小站上当过不长时间的车站领导。现在他已经离开车站去了一家公司。他去谋职不是因为好高骛远,而是原来的工作环境容不下他。诗对他的要求与工作岗位对他的要求,内容不一样,而他又不能做适度的妥协,于是,侍奉了18年车厢的雨林只能离开铁路。雨林自然也可以专门去写诗。在昆山,雨林有“得奖专业户”之称,几年来,他得过《诗刊》、《星星》、《诗歌月刊》、《诗潮》等主办的全国性诗歌奖项,奖金颇丰,不过,写诗的稿费与奖金再丰厚,也养不了家,这一点谁都知道。雨林还得去找一份事情来做。《一个虬髯的男子》这样写一个男子:“他骑着自行车,后座/挂着一只巨大的筐/胡子比脸盘大,头发如草/眼睛凹陷,生活不易。”这个虬髯的男子有点像我认识的雨林。
海勇与中原马车都是典型的“新昆山人”。这是个新词。昆山市是国家权威部门根据各项指标评定的全国第一县(昆山是县级市),自费经济开发的“昆山之路”,全国百强县之首,吸引许多外来人口进入昆山。据不完全统计,今天的昆山,新昆山人绝对数已经远远大于本土人,三人行必有两个新昆山人。像所有移民城市一样,新昆山人本土昆山人一样都是建设今日昆山的功臣。海勇的诗中有一种锐利:“开阔的河滩是我的沙场/我的思想在此点兵/他们蜂拥在水平面上/当晨光来临/锋利的兵器站上堤坝/成为芦苇中的一叶。”中原马车的诗路较宽,城市,乡村,现实,记忆,不知什么时候就进出他的笔下,成了诗章,“妇女们在池塘边/闲聊昨天没有说完的故事/谁都没注意到水边的柳树/长出一串耳朵,颤动着……”谁是说故事的人,谁是听故事的耳朵?中原马车的《池塘》有“不规则的椭圆”。
孙子兵,男,彝族,贵州晴隆人,现居昆山。也是一个新昆山人。他有一首题目很长的诗《贵州省晴隆县鸡场镇杨家坪村场坝组20号》,那是他老家的地址。关于遥远的家乡他是这么写的:“这18个字/我已经写过很多次/上大学的时候几乎一个月写一次/参加工作以后逐渐减少/几个月写一次,半年写一次/一年写一次,两年写一次/这几年基本不写/恍如隔世”。简朴的语言中有一种很厚的人生况味。
韩墨来自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