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专业2017级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1
会计专业2017级高职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会计专业(620204)
二、基本学制与招生对象
本专业为全日制三年学制,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乙等)
毕业条件
专业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必须考取其中之一
财税等级考试(ATT)从业级
ERP应用资格认证
3.学时学分制度
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152学分(含公益劳动1学分)。学生参加**省会计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以上可置换会计信息化课程学分;参加**省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获三等奖以上可转换企业创立与运营或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学分;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可转换初级会计实务和企业纳税实务学分;到代理记账公司实习累计200课时以上,经公司考核合格可置换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学分;参加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级奖以上可置换大学生职工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学分。学生参加学院公共选修课学习取得的学分可替代经补考不及格的公共课学分。
(四)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行业企业调研、实践专家访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京津冀”区域经济对会计人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状况,明确毕业生就业领域和岗位(群),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合作
3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证、赛、训结合,阶段递进、直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课、证、赛、训结合”是指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与获取会计资格证相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课程纳入课程体系,选用考试教材,调整开课计划,进行考前辅导,提高通过率,以取得毕业证和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为毕业上岗标准。为了学生的后续发展,课程设置还考虑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需要。在课内教学的同时,课外举行系列专业技能训练与比赛,如系组织的会计知识大赛、会计基本技能比赛(包括汉字、数字书写、点钞、票币计算、传票算、珠算、小键盘录入、凭证装订),还参加省以上财会技能比赛等。通过训练与比赛,学生能够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职业能力。
“阶段递进、直通岗位”是指通过阶段递进的过程,培养毕业就能胜任会计各岗位工作的专门人才。按照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课程,以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会计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会计工作过程和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内容,构建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将会计专业知识学习与会计专业能力培养统一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与实训中,并按照人才培养规律通过实施分阶段递进式实训模式(第一学期为会计基础单项实训和会计基础综合实训——第二学期出纳岗位实训——第二、三学期会计核算岗位实训——第四学期成本计算与分析岗位实训、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第五学期跨专业综合实训——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完成从初学者到合格会计职业者的培养过程。
4
(五)课程体系构建
1.专业课程的确定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由行业、企业的实践专家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开发专业课程。广泛深入开展会计岗位调研,获取调查单位岗位工作说明书、岗位工作标准、岗位工作职责等第一手文件资料;深入访谈掌握岗位工作需求和职业发展经历;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总结归纳岗位工作任务,明确职业能力,组织骨干教师转化确定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确定过程
序
号
工作
岗位
工作
任务
职业能力
专业
课程
1
出纳
岗位
、银行转账结算业务办理
、票据管理
、付款业务原始单据并根据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和计量;
、银行转账结算业务;
,并按规定保管、核对库存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
、银行存款日记账;
;
。
出纳业务操作
5
2
会计核算岗 位
、完整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性质和类型;
、计量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