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口耳目》说课稿17.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口耳目》说课稿17.doc

上传人:dugusiyu 2017/7/1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口耳目》说课稿17.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口耳目》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的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本课教学的重点:
识记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字。
难点:
通过对这12个象形字的学****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初步掌握象形字的学****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感受学****汉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理解字意,认清字形,初步学会字理识字,培养识字能力。
,感受学****汉字的乐趣。
三、教具准备:
实物图片、象形字卡片、简化字卡片;写有课后练****和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首先讲述由12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多年前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讲故事:
(老师事先贴好古象形字。)教师指着古文字说:“不久前出土了一块“龟甲”,上面刻着许多奇怪的图案,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原来这上面讲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认识古象形字。】
(二)自主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中央教科所戴汝潜教授认为缺乏“规律”意识正是我国语文教育质量长期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黄亢美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必须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当汉字像诗像画一般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才会印象深刻,不易遗忘。因此这个环节中我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为以后运用这些象形字表义的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的象形字以及带有这些象形字作为偏旁的形声字打下基础。

。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观察“图画──甲骨文──简化字”,认识简化字所储存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