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植树问题.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植树问题.doc

上传人:zgs35866 2022/8/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植树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页《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在不封闭线路中,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基本方思想。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猜想、探究、交流、归纳等数学思维过程。渗透了“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这一化归思想。]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再出示原例题,独立列式。
汇报:100除以5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加1?
[设计意图:教学讲究的是追求扎实有效。在学生总结出规律并能正确解答问题后,并不轻易收场,而是非常慎重地“回顾”,让学生达到真正理解。]
2、小结: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把200米这么长的路线问题给解决的?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这一学****策略的体验。]
3、联系生活,延伸认识
a、(出示图片)谁能在欣赏的同时发现它与植树问题的关系。
b、生活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c、出示: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道路两旁安装路灯,每隔50米安一座,(两端都装),一共要安多少座路灯?
[设计意图:把枯燥的数学理论,转换成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这样既降低了学生认知的起点,激发了学****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当学生说到规律时,师:如果有一天我们把这规律给忘了,怎么办?(画图)
(五)、规律拓展,巩固方法
出示图片,师:这条路与刚才的路有什么不同?(一端有房子)
第三组小朋友要在这条长150米的小路一边,每隔3米栽一棵。你觉得他们一共要栽多少棵呢?
师: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带回家研究吗?
[设计意图:总结设疑,拓展延伸。通过出示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为下一节数学课做好铺垫。]
设计思路
本课秉承新课标“重在学****方法,避免盲目拔高”之宗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即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拓展延伸”为主要环节实施教学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以下几点:
1、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理念有个更具“与时俱进”的显著特点是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关注。在本课中,我设计充分利用学生想检验大数目时遇到困难,可引导通过“化难为易”来找规律加以验证,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来解决,再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从而不失时机给学生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将来的后续学****积累更丰富实用的思想经验。
2、利用线段图把握数形结合关系。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中介。在本课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和思维特点,借助线段图,变具体,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得以落实。
3、应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强调课堂与生活的沟通,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在本课中,我设计让学生欣赏灯笼,路灯等,让他们从中寻找“植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