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第十六章沙门菌.ppt

格式:ppt   大小:923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十六章沙门菌.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8/1 文件大小:9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十六章沙门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六章沙门菌
抵抗力
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差
对热耐力差
耐受胆盐、煌绿及其他染料
水中能存活2-3W
粪便中可活1-2个月
冰冻土壤中可过冬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第十六章沙门菌
抵抗力
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差
对热耐力差
耐受胆盐、煌绿及其他染料
水中能存活2-3W
粪便中可活1-2个月
冰冻土壤中可过冬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致病物质
侵袭力
菌毛、耐酸应答基因、O和Vi抗原抗吞噬
内毒素
引起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可导致中毒和休克
肠毒素
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
□ 传染源:
患者、带菌者、
带菌动物
□ 传染途径:
粪-口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所致疾病----人类沙门菌病
肠热症
胃肠炎(食物中毒)
败血症
无症状带菌者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所致疾病----肠热症
伤寒、副伤寒
伤寒:伤寒沙门菌 (症状典型,病程长)
副伤寒:甲型副伤寒、肖氏、希氏沙门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肝-肿大
脾-肿大
胆囊-肠道-排菌(2周)肾脏-尿-排菌(3周)
肠热症的致病过程
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
肠粘膜上皮细胞
肠系膜淋巴结
固有层淋巴结
进入血液
再次进入血液
第一次菌血症
发热、不适、全身疼痛
第二次菌血症(持续1周)
高热、外周白细胞下降、表情冷漠、
肝脾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
肝脏
脾脏
胆囊
肾脏
骨髓
并发症肠穿孔肠出血
典型病例病程为3-4W
胸导管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伤寒表现
持续高热
伤寒病容
玫瑰疹
肝脾肿大
相对缓脉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所致疾病
胃肠炎(食物中毒)
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
侵袭及内毒素作用
发热、恶寒、呕吐、腹痛、水样腹泻、脓性腹泻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所致疾病
败血症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
希氏沙门菌
■ 高热、寒战、厌食、贫血等
无症状带菌者
症状消失后一年以上,粪便中可分离出相应沙门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免疫性
肠热症后,能获得牢固免疫
即使发生,症状也轻,很少发生再感染
细胞免疫较重要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微生物学检查法
细菌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肥达试验
带菌者检查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细菌学诊断
标本
肠热症 食物中毒 败血症
第1周取静脉血 可疑食物 血
第1-3周取骨髓液 呕吐物
第2周起取粪 粪
第3周起取尿
SS平板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双糖发酵等
玻片凝集试验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 (Widal test)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抗原、
H抗原
用已知甲型副沙寒沙门菌和
肖氏、希氏沙门菌H抗原
与受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测定血清中有无抗体以及抗体的效价可以辅助诊断肠热症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结果判定
正常值
伤寒沙门菌O的凝集价小于1:80,H抗体小于1:160
甲型副伤寒、肖氏沙门菌H凝集价小于1:80
动态观察
恢复期效价≥4倍初次效价
O与H抗体的诊断意义
Depart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