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2022青鸟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青鸟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x

上传人:baba 2022/8/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青鸟读书心得体会(15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2青鸟读书心得体会(15篇)
青鸟读书心得体会1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青鸟》的书,作者在这本书里告知我们:华蜜并不那么难找寻,华蜜就在我们身边。而大多数人从生到死,始终没有享受过近在身边的华蜜。
  主要人物:隶隶和咪隶能取暖,但是,爱的力气不会是你暖融融的吗?莫非这不华蜜吗?华蜜,是无处不在的。华蜜,须要你来感受。
  《青鸟》是本好书,一本特别不错的好书,大家也肯定要细细品尝哟!
青鸟读书心得体会5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急着去读它,而是揣测着这本书的内容:确定是一本写鸟的书。当我的揣测失误以后,我就静下心来一页一页地读着,刚读第一章《樵夫小屋》,我就被作者奇妙而丰富的想象吸引住了。请看:
  “她的眼泪不停地涌,就像喷泉。”“她长得楚楚动人,但是神情却特别哀痛。她的歌声特别甜蜜,就像潺潺的水声。她的长发始终垂到脚跟,如同多数条水草。”你知道这是作者对谁的描述吗?你不会猜到的。这是“水”变***的样子。在作者的笔下,水竟然成了这样一位漂亮的仙女一样的人,悲伤的神态、甜蜜的歌声、垂到脚跟的长发,用词真是妙极了。
  作者给我的惊喜远不止这些,他对“塔糖”变***形的描写特别精彩:“塔糖摆在房门旁边的架子上,外面裹着蓝色的糖纸。他来回扭动着身子,但无济于事。最终,一只长胳膊伸了出来,然后,尖尖的脑袋顶破了糖纸,接着另一只胳膊和两条有如无穷无尽的长腿也缓缓出来了”对面包、火、牛奶、小狗狄洛猫狄莱特等外形的描写也是特别好玩,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引人发笑。
  我真佩服作者梅特林可先生,“充溢诗情画意的想象”“一只眼睛看科学世界,一只眼睛看神奇世界”,这样的评价,这样的美誉,对于你——梅特林可先生,真是太贴切了!
  好了,我要接着往下读了,希望能和这些小精灵们一同去找寻那只象征着华蜜的青鸟,一同经验那梦幻般的过程。
青鸟读书心得体会6
  《青鸟》是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著的,这本书使我受益无穷。
  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伐木工人家的两兄妹为了救邻居家的女孩,在光仙女的引导下,一路历险去找寻象征华蜜的青鸟。他们去了记忆国、夜神宫、将来国、光神殿、墓地、和森林。一路上危急重重,但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化解了危急。他们在记忆国见到了以去世的爷爷奶奶和七个弟弟妹妹。他们在夜神宫望见了鬼魂、疾病、斗争、影子和恐怖还有漂亮的花园。家里,在将来国他们看到了即将驾临 的到他们家的弟弟。
  在光神殿看到了富光区、穷光区、诗人之光区、学识之光区,已知光区和未知光区……这么多的地方都没有青鸟,有青鸟捉住了可是又飞走了。
  至于青鸟在哪里光当然知道,其实,青鸟就在两兄妹假如当时就对孩子们说:“你们家的那个鸽子就是青鸟,就会酿成大祸!
青鸟读书心得体会7
  《青鸟》是梅特林克的最闻名的代表作。原作是直到今日仍在舞台上演出的六幕梦幻剧,后经梅特林克同意,他的妻子乔治特·莱勃伦克将剧本改写成童话故事,以便更适合小读者阅读。改编成的中篇童话《青鸟》在1908年发表。
  故事讲解并描述两个伐木工人的孩子,代表人类找寻青鸟的过程。青鸟在这里是华蜜的象征。通过他们一路上的经验,象征性地再现了迄今为止,人类为了找寻华蜜所经验过的全部苦难。作品中提出了一个对人类具有永恒意义的问题:什么是华蜜?但是作品所得出的结论却是出乎意料的':其实华蜜并不那么难找,华蜜就在我们身边。这个问题在距离文章写作后的一百多年后的今日仍旧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华蜜作为人类始终追寻的目标,华蜜作为一种从思想中追寻的时代,文明中的灵魂,千百年来始终有着不同的定义。从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历史背景来看,那时候的华蜜对于两个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就是能有圣诞礼物(米蒂儿对蒂蒂儿说:明天是圣诞节,对吗?蒂蒂儿对米蒂儿说,可是圣诞老人不会给我们带什么礼物来了),这两句简洁朴实的对话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单纯的对华蜜的渴望和对华蜜消逝的惋惜和无奈。再如两个小孩一起先以为能吃上面包、点心、能唱歌能跳舞就是华蜜。(他们以为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才是自己的追求,拥有自己不曾拥有的才是自己的华蜜)。再到后来在追寻青年的路程中他们渐渐发觉其实华蜜始终在自己身边,有家人的陪伴,有亲人的帮助和关切。到今日来说,我们对华蜜的定义也始终沿袭着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以为升官发财,功成名就才是华蜜。
  我们,可以过异样艰苦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我们可以把高官厚禄当做胜利,可以把身价百万当做志向,可以把名利当做华蜜的象征。为了这些作为的胜利和华蜜我们可以抛弃天伦之乐,四海漂浮。而我们唯一不认可的华蜜就是家庭的和谐和人生的平淡。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始终在为我们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活着,而这个在西方妇孺皆知的道理在现时代的今日我们却鲜有人知。不知道这个是时代的悲伤还是我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