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免疫学名词解释
antigen(Ag):抗原,是指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hapt噬细胞产生,又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的主要作用包括:⑴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⑵免疫调节作用;⑶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⑷致热作用;⑸引发恶病质。
Growth factor(GF):生长因子,是一类具有刺激相应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白细胞分化抗原,是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成熟细胞活化工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Cell-adhesion molecules:细胞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的统称,大多属于糖蛋白,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在胚胎的发育和分化、正常组织的维持、炎症与免疫应答、上口修复、凝血及肿瘤的进展与转移等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指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由人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基因编码,具有控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复杂功能。
B cell repertoire:B细胞抗原受体,是镶嵌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的抗原分子。BCR通常与Igα、Igβ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于B细胞表面。成熟B细胞可以同时表达mIgM和mIgD。
TCR: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肽-MHC分子的分子结构,通常与CD3分子呈复合物形式存在于T细胞表面。大多数T细胞的TCR由α和β肽组成,少数T细胞的TCR由γ和δ肽链组成。
CTL:即杀伤性T细胞,表达CD8分子,识别抗原受体受MHC-Ⅰ类分子限制,主要功能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如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发挥细胞免疫效应。
γδT细胞:表达TCRγδ-CD3复合物的T细胞称为γδT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和上皮组织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native T cell:初始T细胞,未受抗原刺激且表达CD45RA的T细胞,其TCR结构表现为高度的异质性。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是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
phagocytosis:吞噬作用,是指吞噬细胞吞噬较大的固体分子复合物的过程。
endocytosis:胞吞作用,是指细胞膜接触大分子或颗粒状物质后,将其包围形成小泡,并将其吞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exocytosis:胞吐作用,指细胞内一些由浆膜包裹的小体与细胞膜相融合,将其内容物突出细胞外的过程。
antigen present:抗原提呈,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转移至细胞表面,再与TCR结合形成TCR-抗原肽-MHC分子三元体,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co-stimulatory signal:协同刺激信号,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由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由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
immunological tolerance: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用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特异性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rheumatoid factor(RF):类风湿因子,自身变性的IgG分子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自身变性IgG的自身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这类自身抗体以IgM为主,也可以是IgG或IgA类抗体。
autoimmunity:自身免疫,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