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4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xiaobaizhua 2022/8/1 文件大小:1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网络层次划分
OSI七层网络模型
IP地址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ARP/RARP 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
TCP/IP 协议
UDP协议
DNS协议
NAT协议
DHCP 协议
HTTP 协议
>主要的协议:以太网协议;
4>两个重要设备名称:网桥和交换机。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的目的是实现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功能包括寻址和 路由选择、连接的建立、保持和终止等。它提供的服务使传输层不需要了解网络 中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技术。如果您想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网络层,那就是“路径 选择、路由及逻辑寻址”。
网络层中涉及众多的协议,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协议,也是TCP/IP的核心协 议一一IP协议。IP协议非常简单,仅仅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传送服务。IP协 议的主要功能有: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与IP协议 配套使用实现其功能的还有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因特网报 文协议IC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具体的协议我们会在接下来的部分进行 总结,有关网络层的重点为:
1>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 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2>基本数据单位为IP数据报;
3>包含的主要协议:
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互联协议);
ICMP 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ARP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RARP 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 tion Pro tocol,逆地址解析协议)。
4>重要的设备:路由器。
4)传输层(Transpor t Layer)
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 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 量控制问题。
传输层的任务是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为两个端系统 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数据 传输。在这一层,信息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网络层只是根据网络地址将源结点发出的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结点,而传输层 则负责将数据可靠地传送到相应的端口。
有关网络层的重点:
1>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 以及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2>包含的主要协议: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 制协议)、UDP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3>重要设备:网关。
5) 会话层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 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6) 表示层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 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7) 应用层
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重点:
1>数据传输基本单位为报文;
2>包含的主要协议:FTP (文件传送协议)、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DNS (域名解析协议)、SMTP (邮件传送协议),POP3协议(邮局协议),HTTP 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IP地址
1) 网络地址
IP地址由网络号(包括子网号)和主机号组成,网络地址的主机号为全0, 网络地址代表着整个网络。
2) 广播地址
广播地址通常称为直接广播地址,是为了区分受限广播地址。
广播地址与网络地址的主机号正好相反,广播地址中,主机号为全1。当向 某个网络的广播地址发送消息时,该网络内的所有主机都能收到该广播消息。
3) 组播地址
D类地址就是组播地址。
先回忆下A, B,C,D类地址吧:
A类地址以00开头,第一个字节作为网络号,地址范围为:
~;
B类地址以10开头,前两个字节作为网络号,地址范围是: ~;
C类地址以110开头,前三个字节作为网络号,地址范围是: ~。
D类地址以1110开头,~, D类地址 作为组播地址(一对多的通信);
E类地址以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