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doc

上传人:晴雯 2022/8/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徐晨妍 [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将问题贯穿于美术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美术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徐晨妍 [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使学生心理产生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将问题贯穿于美术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美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循循善诱,关注层次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循循善诱;关注层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8-0078-02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从本质上讲,推进学****的是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美术课堂;还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各种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美术各种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任何学****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适当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手段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如《奇妙的肌理》一课,笔者准备了两盆清水,请学生在一只盆里滴上几点墨汁,在另外一只盆里滴上油性颜料,然后分别轻轻搅动水面,随即迅速地在水面上铺上一层宣纸。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宣纸上出现了似幻似真的美丽图案。欣喜之余,疑问产生了,这是为什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立刻选择喜爱的材料,尝试肌理的创作。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奇幻漂亮的图案,有的学生却失败了,失败的学生不服气,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又产生了,制作肌理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如何选用材料本身的肌理?颜料和水的用量该如何掌握?综合材料的运用效果如何?就是在这样一个自由操作、探讨交流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不断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方法。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惯于让教师提出问题,即使有疑问也不向教师提问,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首先要破除这种****惯”,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说:“课堂上不要怕出错,课堂就是学****出错、学****的地方。”在上《端午节》一课时,我让学生围绕“我们中国的端午节文化”提问。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端午节这天小孩额头上要擦雄黄?端午节与美术课堂有关系吗?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咸鸭蛋?一系列问题后,课堂上平静下来,我问是否还有其他问题要问,学生都摇头了。这时我发现一位平时学****有困难的学生好像有话要说,可又不敢说的模样,于是我给他加油鼓劲:“还有问题的同学请大胆地说,讲错没有关系。”在我目光的注视下,这位同学终于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