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摘要:历史在初中学习课程中有独特的地位,而初中历史是学生接触历史的第一阶段,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初中历史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帮助改革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摘要:历史在初中学习课程中有独特的地位,而初中历史是学生接触历史的第一阶段,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初中历史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帮助改革顺利实施,促进初中历史教育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024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学好历史会让人知识渊博,通达智慧。历史上的名人都是熟读历史的饱学之辈。初中历史作为历史的入门学习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成才的必要因素。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要切实转变思想,从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重视历史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 教学以教师为主
从初中历史教学来看,教师并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试教育仍然在影响着教师的观念。在日常历史教学中,一味地讲解课本内容,以考试重点作重要讲解,少考的或者不考的地方很少讲到,基本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了解。讲课内容枯燥无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由教师主导整个课堂,学生按部就班,按照教师的步调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讲解课本内容,缺乏具体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深刻,容易遗忘,学生缺乏参与性,也不利于对历史的学习。
2. 教师的知识储备有限
历史教师较为缺乏,优秀的历史教师更不多见。在整个社会体系上对历史方面的不重视,影响了历史人才的培养。这些情况使学校招收历史教师的标准下调,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较差。教师的历史知识认知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影响了历史课上靈活教学方式的出现。因为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教师只能根据课本进行教学,逃不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历史课变得呆板无聊,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3. 对初中历史学习不重视
对于历史这门科目,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历史科目的学习。从学校这方面来看,学校更重视语数英主科科目的学习,对主科科目的课程安排较多,而历史科目课程安排过少。学校对于语数英科目要求要更加严格,临近考试的时候,甚至会占用历史课学习主科科目,而对历史科目要求比较松。历史教师有时候也会认为语数英更重要,放任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习主科,这严重影响了历史科目的学习,破坏了课堂学习气氛。
而学生对待历史作业态度敷衍,有时只是抄同学作业应付检查,学生拿出大把的时间做主科作业,留给历史的时间自然很少。对待语数英作业时,学生态度明显认真很多。还有就是家长觉得学习历史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是没用的,不能大幅提高成绩,觉得学习历史缺乏实用性,对于以后走上社会没有实质性帮助。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历史学科都没有得到很大的重视,教学问题由此出现。
二、初中历史教学改进措施
1. 以学生为主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