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肝包虫病简报.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肝包虫病简报.docx

上传人:琥珀 2022/8/1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肝包虫病简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肝包虫病简报
第一篇:肝包虫病简报


第12

玛沁县优云乡卫生院编
2022年
7

30

坚持不懈,严防包虫病
------记我乡包虫病筛查工作
肝包虫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光点,并见大小不等的光团,底光带多不清晰。B超可证实囊肿病变的性质及可区分阻塞胆管的是破人胆道的子囊抑或是结石,成熟包虫囊肿可有清楚的玫瑰花结样子囊图象,失去活性的囊肿超声可表现为实性回声结构,类似肿瘤,用
6

MH:的探针可见包虫囊肿的3层壁结构,其准确性与MRI类似。柴君杰等人总结了497例初诊肝包虫病患者共645个包虫囊的B超影像进行分类:1,单纯型;2,内囊分离型;3,分隔型(子囊型);4,混合型;5,不均质回声型;6,实变钙化型。文章认为,包虫囊影像类型的自然演变过程如下:
包虫囊最初发育形式可能是单纯型,然后出现分隔和子囊的发育。囊内回声物质的出现是包虫囊衰老、变性坏死、吸收和纤维化、钙化阶段。[3]
B超结合血清学检查准确率可达94%。B超可明确囊肿的确切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及有无囊肿一胆管交通存在,对寻找不能触及的肝实质内小囊肿尤为重要。因此B超目前应用最广泛,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可用于流行区的普查筛选、术中检查、术后监测及囊肿穿刺的导向工具。
(3)CT、MRI:囊型和泡型包虫均显占位性病变及显示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对于肝泡状棘球蚴病以及合并感染、退变的病灶诊断,B超有其局限性,因此,可选择CT。CT主要用于肝包虫囊精确定位,能清楚显现子囊、外生囊、囊膜分离及钙化等,用点整合方法从CT横断面尚可观察到囊肿容积的变化,同时还可明确腹腔内有无包虫囊肿闭,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7
[4]
MRI对于囊肿破入胆道者有其特殊的诊断价值[5]丁爽,贾文霄应用核磁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包虫病,结果显示:肝细粒棘球蚴包虫、肝泡状棘球蚴包虫及邻近正常肝组织的扩散系数值(ADC值)三者间有统计学差异。证实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肝包虫病的诊断及病理成分的分析有一定价值[6]。
2、免疫学诊断
(1)常用方法:皮内试验(ID),此法诊断简便并比较敏感,但因操作方法、阳性标准和抗原注射量尚未标准化,易出现假阳性反应是其缺点。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约为91%,%,反应敏感且假阳性率低,具有快速、简易等优点。乳胶凝集试验(LAT)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亦较高。琼脂凝胶扩散(agar
gel
diffusion,AGD)和弧5双扩散(arc
5
double
diffusion,DDS)的敏感性分别在41%-97%%,两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试剂量少。对流免疫电泳(counter
9
immunoelectrophoresis;CIEP)、免疫电扩散(immunoelectrodiffusion;IED)、酶联免疫电泳(Enzymelinked
immunoelectro-phoresis;ELIEP)和酶标记抗原对流免疫电泳(enzymelinked
antigen-CIEP;ELA-CIEP)均为较敏感及特异的诊断方法。pinon(1976)根据CIEP沉淀带的特殊的手套手指形状可测知囊肿是否破裂。CIEP于手术后3-7月转阴。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和限定抗原基质球荧光试验(defined
antigen
substrate
spheres;DASS)敏感性为89%-100%.放射免疫测定法(RIA)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亲和素-生物素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法(ABC-ELISA)均为敏感、特异的常用诊断方法。
(2)补体结合试验(CET):可用作疗效考核,对复发的诊断有一定价值,然其敏感性较低、假阳性较高,故不十分常用。皂土絮状试验(BFT)操作简单,尽管较CFT特异,但假阳性仍较高(%-%),故亦不常用。
通常,诊断囊型包虫病的方法多可用于诊断泡型包虫病。血清IgE因棘球蚴消失逐渐下降,其测定可用作疗效考核。应用酶标记的抗包虫囊液抗原单克隆抗体作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0
C-ELISA)是特异性高、稳定性较好、操作简便的新方法。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用带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抗原决定簇的***纤维膜检测包虫病具有敏感、特异、重复性好等特点,同时,ELIB无需分离纯化抗原。
PCR技术结合精细针吸活检技术,利用RT-PCR检测病变组织Em特异的mRNA,作为诊断和疗效考核的依据,以弥补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