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杨高路BIM技术工作年度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杨高路BIM技术工作年度总结.docx

上传人:独角戏 2017/7/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杨高路BIM技术工作年度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杨高路BIM技术工作2016年度总结
杨高路道路改建工程一标作为公司第一个采用BIM技术的市政项目。在公司及总工室和项目部支持下,BIM技术得以有序开展,同时也取得了些许成果及好评。下面我将对于杨高路BIM技术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BIM建模标准及模型使用方面
在杨高路项目开始,我们BIM中心在4月初拿到围护图纸,在此过程中按照我们与设计院沟通交流,指定了构件的命名标准,对于构件的拆分,我们按照最小单元进行建模。后期由于整个项目BIM技术的实施,以及后续平台推出,对构件的拆分以及命名和编码做了调整。这期间损失了大量BIM在项目前期应当发挥的作用的时间,比如解决施工图纸上问题,场地合理布置的问题等等。对于杨高路BIM技术在建模过程中所出现问题。我们BIM信息中心有以下几点认识。
1、在项目打算运用BIM技术初期,应该确定好模型构件的拆分原则,构建编码及构件命名。杨高路项目构件拆分按照检验批原则进行拆分,这种拆分原则比较贴合项目施工过程,然而在成本控制方面,就存在一定冲突,如结构箱体,对于构件划分中存在这种问题。然而从建模角度来说,构件的拆分按照其最小单元来,之后按照检验批形成组或者形成一个集合的形式;在成本控制方面,按照最小构件可以很好进行工程量的统计。构件族使用方面,为了方便统计和筛选;族类型应统一,如:杨高路地连墙构件族,一标、三标利用柱系统族,二标利用墙系统族。
2、BIM模型应用方面,不能只是局限平台的使。在建模初期,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二维图纸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在项目初期图纸会审中向设计和甲方提出,从而发挥BIM查缺补漏的特点;在项目场地布置,对于场地布置进行三维建模,在模型中考虑后期机械运转,各功能区的衔接问题。从而优化场地布置,达到节地和节材绿色施工的效果;项目技术交底工作应当充分发挥BIM技术三维可视化的特点,让人员直观的了解项目本体,避免返工。
3、BIM技术施工模拟结合项目各工序工艺特点,进行施工节点、施工工艺模拟展示。这些在复杂施工节点,复杂工艺技术交底过程中更加直观呈现该节点的施工过程。
4、BIM模型量和投标量以及预算量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关系。在精确化建模的前提下,在后期施工中BIM模型量,根据项目进度安排制作材料进场计划;同时在项目后期可以作为工程量结算的依据之一。
二、BIM项目管理平台以及项目平台使用
杨高路BIM项目管理平台,在使用各功能区的情况下来,其中有他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能够及时的记录项目资料,将以前杂乱的工程质量,能够有序的管理起来。同时保证项目资料的及时性,避免了工程资料后补的发生。
2、从项目资料的记录中,能够从资料层能很好的把控项目进展,来控制项目的质量。
缺点:1、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