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作文范文之梅贻琦作文素材.docx

格式:docx   大小:3,53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文范文之梅贻琦作文素材.docx

上传人:布罗奇迹 2022/8/1 文件大小:3.4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文范文之梅贻琦作文素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文范文之梅贻琦作文素材
梅贻琦作文素材
【篇一:作文素材:西南联大】
作文素材积累:西南联大(1938-1946年,西南联大像一颗流星,在中国历史上划过灿烂的一笔。)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帝国主义发人格是教育的主要目标”的风气。
民主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西南联大既然继承了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 必然也要同时继承民主。在西南联大, 民主精神体现为校内的学术民主、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对民主制度的政治追求。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已经成为西南联大的制度性规范,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不得破坏。国民政府要干涉学术自由, 西南联大人予以坚决抵制。包括教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 也必须恪守自由民主的精神, 而不得破坏。为了通过学术复兴带动民族复兴, 就要让学术顺利发展, 西南联大必须具备自由与民主的精神。自由与民主是西南联大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团结精神
西南联大在八年的办学过程中还体现了一种反映西南联大现实特点的精神——团结。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 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 各异之学风, 八年之久, 合作无间。同无妨异, 异不害同, 五色交辉, 相得益彰”。当时西南联大的总教务长郑天挺教授也认为“西南联大的八年, 最可贵的是友爱和团结”。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三校之间均如此。
西南联大的团结精神首先表现在学校领导的团结。【西南联大刚成立时, 曾定常委会主席由三校校长轮流担任, 一年一轮。而张伯苓将权力委托梅贻琦,蒋梦麟常到重庆为西南联大联系政府与社会各界,联大的最高权力实际让给了梅贻琦。】这也反映了张、蒋从大局出发, 自觉维护西南联大的团结意识。这种权力的划分, 不仅体现了张和蒋对梅贻琦的信任, 而且在权力的实际运行中又不会对梅贻琦的工作造成过多干扰, 更能提高行政效率, 避免了“三足鼎立”带来的政令不一、政出多门和“轮流坐庄”引发的人为矛盾, 保证了西南联大的稳定。梅贻琦也能从公心出发, 做事公正、公平, 从而使三校的团结得以巩固。三位校长对团结的维护, 是保证西南联大能够团结的首要因素。
西南联大教师之间也较为团结。在学业、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共同克服困难, 致力于学术救国。1938 年10 月, 为避空袭, 联大教授有家眷者多迁居昆明郊外。华罗庚一家因贫困及行动迟缓竟无处落身。这时闻一多伸出了热情之手, 邀华罗庚与其同住。在狭小的房子内, 闻家8 口与华家6口隔帘而居, 共度难关。西南联大教授间的无私与团结精神, 着实令人敬佩。在那个特殊的时期, 联大师生之间也保持着团结亲密的关系。陈岱孙回忆道: “老师与学生亲密一致。警报一响, 师生一起跑出去, 敌机飞到头上时, 大家一起趴下, 过后学生抬头一看, 原来是某某老师,相视一笑。大家风雨同舟, 患难与共。”战争, 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密切了联大师生的关系。
三校能够克服矛盾, 求大同存小异, 凡事从大局出发, 始终保持了西南联大的团结, 尤显西南联大团结精神的可贵。较之与西南联大同时成立的西北联合大学成立不到二年即告离析
, 西南联大从大局出发, 化解矛盾、精诚团结的精神, 更显得难能可贵。
五、苦干实干
朱自清先生在20 世纪30 年代曾概括清华的精神为“清华的精神是实干”。注重行动、注重实践、不尚空谈的实干精神确实是清华主要的精神之一。而苦干则是南开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践行的基本信条。
南联大的苦干实干精神, 首先体现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持文化创造不停息的勇气和不懈追求。西南联大迁昆后, 物价飞涨, 生活困苦。到1941年, “乃自暑假以来, 物价又复飞涨, 比于战前多高至三十倍以上”, 而教授们的薪水不仅发放不足, 而且到手的薪水也严重贬值。由此, 导致了联大教师们生活的贫困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他们或外出兼课, 或凭借技艺挣钱, 甚至摆地摊、卖文稿。连梅贻琦校长的夫人也不得不靠卖“定胜糕”以补家用。【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 西南联大的教师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以文化救国的责任, 坚守着学术阵地。】很多教师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 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 创造了非凡奇迹。
苦干实干精神还表现在克服困难、创造性地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的努力方面。三校在匆忙间南迁,大部分仪器设备未能带出。但是联大师生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应进行的科研教学或等政府拨款重新购买。相反, 他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以保证科研教学的进行。
1. 费孝通摆茶摊卖碗茶//沈从文卖文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由于社会动乱,薪金微薄,为了一家人的温饱,教授们课余时间,不得不到社会上去打工兼差,增加收入。有的教授则自己做起了生意。那时运气最好的教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