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普通话.ppt

格式:ppt   大小:6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通话.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7/7/14 文件大小:6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通话.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散文朗读技巧
英语师范111班
王珊珊
116110269
一、散文的朗诵基调
散文总是从作者主观视点来观察世界万物,从中有所感悟,于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想。读散文,听散文,似乎是跟着作者去看去想,最终和作者想到一块儿去。因为是一个看,想,感悟的过程,所以散文朗诵的基调是平缓的。没有太大的起伏;即使是在作品的高潮,也不会像演讲那样异峰突起,慷慨激昂。在朗诵时要用中等的速度,柔和的音色,一般用拉长而不用加重的方法来处理强调重音。
散文虽然不像诗歌那样有规整的节奏和严格的韵律,但是也讲究节奏和韵律美。散文的局部和某些句子也有对称结构。例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在朗读时,我们可以用相同的语调来读这对语句,使文中的韵律美表现出来。
有的文章中虽然也会出现一些事物,但是这些事物都是虚写而不是实写的,是概括而不是具体的。例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描写春天,赞美春天,发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想,从而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基调是热情,愉快的。我们应该用明朗,甜美的声音去读。在文章中虽然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还有人,但是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我们在朗读这一类型的散文时,完全可以用作者的感受为线索。
另外一种类型的散文稍有不同。这些散文中穿插着一些人和事。有时,正是这些人和事给了作者启示,由此而产生了感慨。那么我们怎样来朗读这种类型的散文呢?总的说来,我们应该把其人其事作为散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个故事来读。
二、散文朗诵小妙招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可以用来抒情、叙事和议论。然而散文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作品的主旨就像一条红线始终维系着看似松散的结构和语句,贯穿始末,时隐时现。因此,朗读散文要围绕主旨。
1、分清层次,理顺脉络,提炼主题。朗读分层次的目的,是把作品清晰地轮廓输送到听众的头脑中,便于他们整体感知作品的特殊感染力。分层次的过程就是理清作者文思发展脉络的过程,以便朗读者把握“不散的神”,撷取其中的闪光点。对稿件熟悉以后,要冷静地思考它的主题是什么,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形”和“神”是听众直观接触的两个方面,我们把“形”理清之后,必须把“神”聚合起来,否则文章就容易变得面目模糊,混杂散漫。“神”就是主题,主题提炼出来了,朗读就有了灵魂,作品的厚度和内含就便于体现。
2、理解深透,感受具体。散文和诗歌相比,偏向平淡朴实、自然通畅;和寓言故事相比,显得文质彬彬、清新脱俗;和小说相比,似乎少了些趣味。这样的特质,表面上看易于把握,实际上要使自己和作者的意趣、感悟构成情感共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深层意义的探究。对散文的理解和感受通常是一张纸的两面,是分不开的。所以,朗读者要静下心来,仔细地揣摩、感受和联想,直到自己心有同感才可能把文章读好。
3、抓出动情点,渲染到位,表达自然流畅、生动朴实。朗读者要在统一的基调上,感情一步步铺垫、酝酿,在感情积累达到一定的动情点时,须抓住这个动情点采用贴切的声音形式充分表现。但是动情点的表达不能夸张,感情要真实,应力求展示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充分表现作品中的人格意象。散文是心灵的体现,是真情流露。朗诵时还要充分把握不同的主题、结构和风格。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热情地赞美了白杨树,进而赞美了北